第55章 男子(1 / 3)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煩惱。趙毅也不例外。

他已經明白“奇跡”的基本功能————關於“重構”,應該是隻對更高一級的合成物質產生效果。也就是說,假設進入“奇跡”的軍用機械製品是太空戰鬥機,那麼重構之後得到的產物就是太空炮艇。而且,這種通過分子重新排列組合得到物質的強化方式,對重構產物本身無法發揮效果。

趙毅並不懷疑,如果能弄到足夠數量的巡洋艦,“奇跡”就一定可以重構出強大無比的戰列艦。

還是那個老問題————自己缺乏人手。

這似乎是一個無解的難題————趙毅不可能公開AG64號基地的秘密,更不可能讓別人看見那些經過重構強化的戰艦和戰機。

基地的地下部分仍在建造,大型掘進機已經增加到了十六台。與兩周前相比,被拓展出來的空間增加了近一倍。

趙毅臉上一直掛著淡淡的微笑————他營造出一個與S12極其類似的地下居所。這讓他有種本能的親近感,甚至覺得,隻有這裏,才是自己真正的家。

一艘小型運輸艦靜靜的停放在圓形升空平台上。厚重的貨艙大門敞開著,兩架機翼被拆解下來,被全鋼腳釘與鋼纜牢牢固定在箱式構架中央的重型戰鬥機,正被傳輸帶緩緩送入艙內。

這是兩架簡化版本的“烈火”戰鬥機。在“奇跡”的標準重構模式基礎上,輸入“削減整體性能百分之六十”的命令,就能得到這種外觀形狀與重型戰機類似,實際作戰能力卻被大幅削減的產物。

盡管如此,這種弱化版本的重型戰機,綜合能力仍然強於常規型號的太空戰鬥機。為了便於在型號上加以區分,趙毅將其命名為“試做型烈火”。

想要讓自己真正變得強大,還需要從文明世界得到更多的東西。用“奇跡”的副產品與之進行交換,是趙毅能夠想到的最好方法。

給中央電腦輸入下一階段的建設指令,仔細檢查各個車間與倉庫的生產和儲備情況,確定能量供應穩定,不會出現非預料性意外。。。。。。做完這一切之後,趙毅長長地舒了口氣,把監控鏡頭轉向基地外圍。

AG64號行星位於聯邦實際控製區的邊緣。這裏屬於聯邦艦隊的正常巡邏範圍,但就密度和頻率而言,其實無法與距離更近的其它星球相比————按照聯邦邊防艦隊的日常排程,巡邏艦隊應該每周在AG64號行星附近出現一次。然而,從上個月至今,趙毅卻從未看到過有任何帶有聯邦標示的戰艦。

宇宙,實在太大了。

無論聯邦還是泛聯合,其根本,都是人口密集的移民星球。因此,雙方最強大的艦隊均不約而同布防在這些星球周圍。為了形成有效防禦,甚至以大型宇宙要塞為基礎,構築起綿密厚重的防衛線。由於軍力和財力的選擇性傾斜,對於其它資源星球的控製力度,自然也變得弱化。尤其是類似AG64這種地處偏遠的貧礦采集區,聯邦軍部實際上已經沒有太大興趣。就連對工業平民的日常食物發放工作,也轉交給財力雄厚的工業聯盟下屬企業來完成。

諸如AG64這樣的礦石星球,在人類已經探索過的宇宙空間還有很多。但就具體數量而言,即便是聯邦與泛聯合各自的最高情報機構,恐怕也不是很清楚。因為,每天都有新的資源產地被發現。可能是一顆星球,也可能是一塊體積龐大,具有開采價值的隕石。它們的數量成千上萬,分布區域甚至距離人類核心居住區數千萬光年。由於軍方的放權,不計其數的工業平民散布在宇宙,對於他們的情況,礦產公司甚至要比政府更清楚。

也正因為如此,趙毅一直在不遺餘力拚命加強基地的武裝防禦力量————這顆星球上的居民不止他一個。就連海盜,也會偶爾在這裏稍作休整。

基地附近的砂岩之下,埋設了數以百計的自動掘進式探測器。這是一種類似微縮版本的螺旋形掘進機械。它們可以隱藏在沙礫和土壤以下五米左右的深處,通過電腦遙控,對所在區域周邊進行遊走監控。當然,這種小型機械本身不具備攻擊能力。但它們很靈活,也能在沙暴等惡劣天氣來臨前鑽入地下,避免損失。

屏幕上的監控畫麵,包括整個基地外圍的所有景觀。以地表部分最高處的風能發電站為核心,監控半徑超過五千米。從基地開始建設的那天開始,電子屏幕上的監控畫麵就一直沒有任何變化。倒不是探測器或者設備出了問題,而是這顆遠離文明世界的星球實在很荒涼。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下,不要說是人類,就連昆蟲之類的生物也很少見。如果不是由聯邦政府架設了一台大功率生態穩定器,根本就不可能進行礦石采掘。

最西麵的屏幕邊緣,出現了一個微小的黑色身影。

趙毅微微皺起眉頭,細長的手指在電腦鍵盤上飛快輸入一連串命令。很快,兩台潛藏在地下的探測器已經迅速接近目標。它們隱藏在大塊的沙石背後,伸出針孔探頭,把捕捉到的所有畫麵信息,以電波形式反饋到基地的電腦屏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