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引擎,和高效激光發生器一樣,也是通過等量出口換回的物資之一。超時空引擎是人類最高科技的結晶,也是兩大勢力目前已知的,功率最強大的機械。雖然聯邦與泛聯合屬於人類,但這種關係到機密的戰略物資,卻是各自獨有,根本不可能出現想象中科技交流的情況。
這是一種極其強悍的戰艦。破壞力和防禦能力都強過“奇跡”合成的無畏艦。與前者相比,後者體積隻能勉強達到四分之一。除了在速度上擁有絕對優勢,火力和裝甲均無法與之匹敵。
毀滅艦威力固然強大,但由於零件損耗和能量供應方麵的問題,導致這種戰艦的數量極其稀少。整個地球聯邦也僅隻保有二十艘左右。盡管如此,這支全毀滅艦隊所擁有的戰力,卻比一個十萬艘規模的艦隊還要可怕。
科技發展方向的不同,使得聯邦或者泛聯合,都無法的單獨以武力獨自稱霸宇宙。戰略物資的相互需要,非正規形式的地下輸出,讓兩大勢力都擁有屬於自己的最強裝備。雖然數量不多,但是做為一種威懾力量,卻已足夠發揮出相應的實力。
地球聯邦能夠製造出強大到令人震撼的“毀滅艦”,泛聯合帝國未必就沒有相應的類似兵器。也許。。。。。。帝國軍擁有的戰爭力量,遠比聯邦軍人想象的更加恐怖。
“強悍無匹”這個詞,永遠不可能對某一個體持續保證優勢。
這也給趙毅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麻煩。
“毀滅艦。。。。。。的確是個好東西。但對我們而言,卻是一塊啃不動又舍不得扔掉的硬骨頭————”
望著屏幕中央來回旋轉的毀滅艦圖像,趙毅頗有不舍的搖了搖頭。
想要生產毀滅艦,至少要具備六個基本條件。或者說,必須保證六種主要不見的供應來源。
超巨型艦體、基地炮、智能裝甲、定向極化射線、超時空引擎和行星燃燒彈。
它們都屬於聯邦政府強令管製的絕密,即便趙毅憑借的將軍身份和大量的金錢,通過某些特殊渠道,也很難接觸到。
尤其是智能裝甲和定向極化射線,這顯然是從泛聯合帝國方麵類似產品中研發出來的最高機密。至於超時空引擎和行星燃燒彈,如果許以重金,或許還有可能從聯邦武備倉庫中,弄到數量有限的少部分成品。可是,想要拿到完整的武器設計圖紙自己生產,根本就是癡人說夢。
“空有圖紙卻造不出戰艦,怪不得“新火星造船廠”的老板願意用這種東西來和我們交換股份。想必,他也很清楚其中的關鍵吧!”
除了感慨,他對此沒有任何辦法。
既然無法可想,那就索性把它放在一邊。趙毅的全部注意力,也開始集中在馮談談送回來的第一份圖紙上。
“國王”級重型戰列艦,是聯邦艦隊未來的中堅力量,也是所有艦隊當中除標準巡洋艦和重巡洋艦外,配備數量最多的主力艦種。據可靠消息————這種型號的戰艦,將在五至十年內完成對目前同類艦種的換裝。屆時,全“國王”級的戰列艦隊,將成為地球聯邦最為強大的軍事力量。
不僅是聯邦,泛聯合方麵也一樣————貴族們同樣也在研製新型戰艦,使之成為各自艦隊中最強大的存在。
在人類的字典當中,戰列艦,是一種以大口徑火炮的攻擊力,與厚重裝甲的防護力為主要訴求的高噸位海軍作戰艦艇。由於這種軍艦自古代曆1860年代開始,發展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末期逐漸式微為止,一直是各主要海權國家的主力艦種之一,因此在過去又曾經一度被稱為主力艦。
它曾經是人類有史以來創造出的最龐大、複雜的武器係統之一。進入宇宙時代後,科技的進步使得人類艦隊的個體配備,朝著火力更強、裝甲更厚的方向發展。在這種情況下,比普通戰艦更加強大的重型戰列艦,也理所當然出現在太空戰場上。
AG64號星球地下基地,有完整的武器零件製造中心,也擁有巨大的飛船組裝船塢。從某種方麵來看,隻要有圖紙,趙毅就能造出世界上任何一款戰艦。
當然,他從未想過要以此成為一名軍火商人。他隻是想要利用從船塢中組裝而成的原型艦,利用“奇跡”這種超科技建築,將其轉換重構成為另外一種全新的艦船。
以重巡洋艦為主的重構,能夠得到威力驚人的“暴風”戰列艦。
以舊型號重戰列艦為基礎,可以重構為裝甲、火力全麵升級的“無畏艦”。
那麼,如果把重構的原料直接變成最新型的“國王”,從“奇跡”中出現的完成品,又會是什麼呢?
。。。。。。
一連幾天,趙毅都呆在重工車間裏。戰艦的生產圖紙已經輸入了中央電腦管理器,相關的生產流水線也經過了更換和改造。現在所要做的,就是靜靜地等候著傳輸帶的端口上,緩緩流出戰艦龐大雄偉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