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
突然,杜天豪舉得心髒猛地收縮了一下。他眉頭皺得越發緊密,身體伏的更低————一小塊剛剛在屏幕上出現的畫麵,讓他不由得聯想起某種不太可能的事物。
那是一條從黑影左上方斜伸出來的直線。雖然模糊,卻如同尺子規劃過般的筆直。監控屏幕下方被迅速計算出來的長度,顯示它足足超過六十米。
這顯然不是自然形成的產物。隻有人工,或者智慧生物的操作,才會出現這種極其精確的線條。
此時,拉福利已經收到遠程監控器發回的遙感成份數據。他看了一眼屏幕上關於黑影的元素成份構成表,眼角肌肉一陣抽搐,甚至連身體都在顫抖。
“沒。。。。。。沒有任何雜質。百分之八十標準結構的鈦合金,有少量輻射物,所有構成物質都經過提煉。。。。。。上帝啊!這,這根本不是什麼隕石,而是一艘廢棄的星際飛船————”
。。。。。。
當趙毅以最快速度乘坐“同花順II”號從AG64抵達“諾伍德”礦場的時候,海盜艦隊的大部分戰艦,已經在隱蔽宇宙港降落。孤零零的旗艦“黑胡子”號懸浮在隕石帶邊緣,默默守候著被探測器鎖定位置的廢棄艦船。
經過導向修正的大口徑激光炮不斷噴射著能量,隕石帶邊緣開始出現了一條足夠寬敞的通道。巨大的機械臂不斷掃開障礙,當工作機器人用鋼纜在廢船四周形成固定之後,安裝在規定角度的多變向引擎也開始運轉,推動著這具殘骸緩緩前行,從密布微小碎屑的通道中央,從死亡地帶中央慢慢駛出。
一艘廢棄的舊船,當然不可能引起趙毅的興趣。之所以讓他產生足夠的重視,還是因為探測器對船隻本身的碳素定位監測。其中的元素含量數據顯示————這艘飛船的曆史超過三百地球年。追根朔源,建造它的時間,恰好是人類大規模進入宇宙,開始全麵星際移民的時代。
六小時後,飛船殘骸已經完全脫離駛離隕石圈。守候在附近的工作機器人,將鋼纜與一艘重型運輸艦連接,在地麵塔台的指引下,將這艘巨大的鋼鐵廢棄物拖入“諾伍德”礦場。
。。。。。。
“這簡直就是神的奇跡。。。。。。”
望著眼前滿目瘡痍的飛船殘骸,杜天豪不斷低聲驚歎。
這裏,是礦石星球西北麵一處廢棄的礦床。由於地勢平整,位置隱蔽,一直被當做臨時宇宙港使用。接到趙毅即將前來的緊急通訊後,杜天豪已經命令手下將地麵警戒圈外擴出兩百公裏。即便如此,他仍然有些不放心,又加派了六艘電子導航艦在空中巡弋,徹底切斷這一地區的所有通訊電波。
趙毅站在巨大的三角形艦艏前,默默凝視著被大功率燈光籠罩其中的殘骸,不由自主握緊了拳頭。
“閣下,已經對比過您緊急傳輸過來的全部資料。可以確認,這就是那艘傳說中的飛船。”
導航軍官拉福利對趙毅恭敬地欠了欠身,隨即點開微型電腦上的全息屏幕,顯示出一艘外觀與殘骸完全相同的飛船解析圖。
趙毅默默點了點頭,瞳孔焦點一直注視著艦艏右側。在那些被隕石撞擊得滿是凹洞的裝甲層麵上,還殘留有一部分灰白色的防蝕塗料。它們共同構成兩個古老的阿拉伯數字————“01”。
“沒錯!這應該就是盤古號,戰亂時代東方共和國最大的殖民飛船。”
在宇宙曆史上,代表地球文明終結的戰亂時代,往往象征著星際移民的開始。為了在戰爭中獲取主動權,那一時期很多國家都進行過不同規模的太空殖民。根據已經公開的相當資料,總移民數字達到二十萬之巨。其中,移民數量最多,也最為成功的,莫過於分別占據太平洋東、西兩端的超級大國。其它諸如印度、日本、英倫等國也相繼進行過類似的發射。由於技術和能源形態方麵的問題,這些早期移民活動失敗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五。除了“奮進三號”和“軒轅”號飛船分別抵達火星,其餘委派到太陽係外尋找類地行星的殖民飛船,都在數年後失去了聯係。
“盤古”號,就是其中之一。
在聯邦與泛聯合兩大勢力的形成過程中,不斷有古老的移民飛船殘骸被發現。它們有的遭遇了電磁風暴,也有的成為超新星爆發的殉葬品。在殘破的船艙中,仍然保留著當時船員的遺骸。每一艘古老飛船被發現,都會在文明社會中引起轟動。因為,那意味著上流社會擁有更多可利用資源,也造就出一批令人羨慕,被金錢和探險名號包裝起來的新貴。
在古老的戰亂時期,為了避免文明種子毀於戰火,許多國家都將自己獨有的文化進行封閉保存。外星殖民飛船上同樣攜帶著文明起源的複製品————美國的《獨立宣言》、英國的亞瑟王佩劍、中國的《易經》原本。。。。。。當然,還有雕塑《大衛》的複製品、圖坦卡蒙王墓的黃金麵具刻印、《清明上河圖》摹本。。。。。。總而言之,為了讓後人能夠記住悠久的地球文明,殖民飛船信息庫裏記錄了無比龐大的相關信息。然而,由於能量缺失和飛船損毀,儲存電腦也徹底喪失了作用。但不管怎麼樣,古代飛船的殘骸裏,仍然保留著足以成為文物的各種器具。而這些東西在兩大勢力的任何一家拍賣行裏,都將成為富豪顯貴們爭相搶購的珍貴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