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質量,是品質的保證,是生命力的象征,是競爭力的體現。在當今經濟全球化和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環境下,質量問題已成為企業生死存亡的關鍵。

自古以來,人們便十分重視產品質量問題。

在我國,春秋戰國時期的《周禮·考工記》便詳細記載了手工業產品的工程技術規格、製造方法、技術要求以及質量管理方法。例如,《考工記》有言:“審曲麵勢,以飭五材,以辨民器。”“審曲麵勢”,即是對當地手工業品作類型和規格的設計;“以飭五材”,即是在設計後確定所用原材料的成分比例;“以辨民器”,即是對生產出的產品進行質量檢查,合格者才能使用。

在西方,18世紀中葉爆發了工業革命,其產物就是“工廠”。工廠所進行的大批量生產,帶來了許多新的技術問題,如部件的互換性、標準化、工裝和測量的精度等,這些問題的提出和解決,直接催促了質量管理科學的誕生。在工業革命的影響下,其質量管理先後經曆了三個主要階段,即質量檢驗階段、統計質量控製階段和全麵質量管理階段。並且,在這種質量形勢的主導下,世界各國紛紛引進這些質量理論和標準,質量管理的國際化日漸形成並逐步成熟起來。

現今,越來越多的企業管理者都認識到,質量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根本。一個企業的產品和服務的質量得不到保證,就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一切經營活動必將停止,企業在市場中必然得不到任何生存和發展的可能。這對企業來說無異於毀滅性的打擊。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隻有一個富有競爭質量的產品和服務,才能引導一個企業走向成功的彼岸。也正因為此,現在很多企業都將質量管理工作當作重中之重。

企業質量工作看起來簡單,實際操作起來絕非如此,它包括方方麵麵的內容,需要做很多溝通、組織、協調和管理工作。而這些工作的主要管理和執行者,就是企業的質量管理員。由此看來,做一個優秀的質量管理員,不僅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需要,對於自身來說也是一種責任、一種挑戰。

美國著名的質量管理專家、現代質量管理的領軍人物約瑟夫·朱蘭有一句名言:“21世紀是質量的世紀,質量是和平占領市場最有效的武器。”希望本書對質量從業人員的質量工作、對企業產品和服務的質量水平的提升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