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課 得失隨緣,笑看人生
1. 放下才會快樂
禪的最高境界,緣於“放下”,“放下”的禪理類同於“得與失”的智慧。失即是得,是一種痛苦,也是幸福。因為隻有失去,空下的雙手,才能拾起新來的幸福。
放不下自己是沒有智慧,放不下別人是沒有慈悲,每一個人都要懂得放自己一馬,也要放別人一馬,不要把生命浪費在鑽牛角尖上,生命的路很長、很寬敞。
黑氏婆羅門為了消除心中煩惱,兩手舉著鮮花盛開的合歡樹與梧桐樹各一棵去向佛陀請教。此舉一則為了向佛陀表達他由衷的敬意,二則潛意識裏他也是為了表現自己。
佛陀法眼如炬,明察秋毫,早已洞悉了他內心深處的每一處波動,親切地召喚他一聲,然後說:“放下吧。”黑氏將左手的合歡樹放了下來。“放下吧”,佛陀又說。黑氏又放下了右手的梧桐樹。
然後,佛陀仍舊說道:“放下吧。”黑氏大惑不解:“世尊,我兩手已經空空如也,還放下個什麼呢?”佛陀微微一笑:“我並不是讓你放下手中的花樹,你應該放下的是心中的執著……”
放下,看起來是一件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但是許多人卻很難真正的做到,所以煩惱也就如同纏繞在心頭的麻一樣剪不斷理還亂。
人要活得像個人,活出一種真正人的氣質來,你就隻有做你自己因為你是獨特的,是世間獨一無二的,你享受自己,有自己的個性自己的思想,不斷去發展自己,這樣你與任何人比都不會自卑,有些人有錢當官,隻不過是機遇使然。而我們所熱衷的是做自己,發展自己,這才是人生真正目的,是人的最大快樂所在。因為你不需要去討好別人,迎合別人,活得像個頂天立地的人!
有錢,有權並不等同於快樂,快樂應寓於創造中,應寓於自得其樂的生活中。快樂源於對一些“癡迷”的放下。
曾經有一首歌說,該出手時就出手,那是英雄。現在有很多人說,該放手時就放手,也是豪氣。英雄也好,豪氣也罷,其實都在追求人類自己內心的一種渴望——快樂。
其實話說回來,能果斷出手和能及時放手,兩者相比後者的難度要大一些。這是因為人類幾千年形成的性格使然,想想看,有誰願意輕易放手,讓原本屬於自己的東西歸於他人?大多數都是在無奈之下被迫放手,心不甘情不願,任他時光怎樣荏苒,一塊心病始終哽咽在喉,鬱悶之極,委屈至極。快樂,從何談起。
放手,不是要你為了維護麵子,假意對失去的東西不去在意,卻始終把它留在心底。而是要你真正放“手”,把因為不甘心失去而死死糾纏你的心窩的那隻看不見的“手”,徹底放下。唯有這樣,你才能回歸平靜,重拾快樂。
其實快樂不是源於得到,而是來自放下,隻有完全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實際上這裏所說的放下,並不是要我們不去想不去追求,而是讓我們以平常心去正確麵對自己想要追求一切。
人要學會放下,因為人心是最脆弱的,承受不了太多的東西,你想得到這些,必然會失去那些,我們必須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放棄那些我們不該擁有的東西,比如,金錢、地位、名譽、情感。我們一定要果斷的做出取舍,留下我們應該擁有,放下我們不該擁有的。
放下就是舍去,隻有舍才能得。金錢、地位,名譽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它們隻能為我們服務,但就不能成為我們的負擔,不要為那些東西所累,能陪伴我們一生的隻有心情,讓我們放下包袱,放鬆心情,輕鬆愉快的生活才是真諦。
我們千萬不要自尋煩惱,不要被情所困。人如果涉足了情感,那煩惱就會跟隨而來。因為快樂和煩惱是並存的,不要為一時的快樂而帶來一生的煩惱。放下不該擁有的情和愛,輕鬆地麵對家人和朋友,快樂的生活每一天。
我們的行囊是有限的,要想在人生的旅途上能夠堅持到最後,就要舍去一些東西,舍去那些不用或暫時不用的東西,把急需的有用的東西裝入你的行囊,這樣你才能輕鬆應對人生旅途上的艱難險阻,達到人生的彼岸。
隻有完全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因為欲望是無窮盡的,而現實生活中欲望的溝壑又是無法填滿的。今天可能會為了名利地位去勾心鬥角或阿諛奉承,明天又可能為了攀附夢寐以求的權貴庇護而絞盡腦汁,甚至還會為了一次小小的自我炫耀而去刻意營造一個氛圍。如果身心總在負重而行,自然會步履蹣跚,心力憔悴。因為放不下,隻好擔著走!
舍得智慧:
舍得,就是有舍才有得。一個人學會了放下,才能夠得到。實際上,人的快樂和幸福是不能寄托在外物上的,否則這山望著那山高,你就總會有自卑,總會有痛苦。人的一生就是一個不斷取舍的過程,吐故納新才能不斷進步,讓我們都學會放下,自由快樂的生活!
2. 一切隨緣,凡事莫強求
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很多事情你越想得到它,反而往往會遠離你,正所謂凡事不要太過強求。失去的就讓其失去,累了的時候讓自己找個安靜的地方回歸大自然,欣賞大自然的美麗風景,忙碌的時候就忙碌,休閑的時候就好好休息。
生活中,常有人會有這樣的感慨和迷惑:“為什麼有的人不喜歡我?”“為什麼有的人不理解我?”“為什麼會是這樣?”若從隨緣的角度看,不喜歡不需要任何理由,理解不需要任何理由,不理解也不需要任何理由。緣分就是緣分,不需要任何理由。
“隨緣”,常常被一些人理解為不需要有所作為,聽天由命,由此也成為逃避問題和困難的理由。殊不知,隨緣不是放棄追求,而是讓人以豁達的心態去麵對生活;隨緣是一種智慧,可以讓人在狂熱的環境中,依然擁有恬靜的心態,冷靜的頭腦;隨緣是一種修養,是飽經人世的滄桑,是閱盡人情的經驗,是透支人生的頓悟。隨緣不是沒有原則、沒有立場,更不是隨便馬虎。“緣”需要很多條件才能成立,若能隨順因緣而不違背真理,這才叫“隨緣”。
《菜根譚》上說,“萬事皆緣,隨遇而安。”這是一種為人處世的方式,是一種安詳恬淡的心態,是一種處變不驚的風範。想不開就想想它,以求釋然吧!也許生活就應該是順其自然吧!
“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放得下寵辱,那便是安詳自在。凡事不妄求於前,不追念於後,從容平淡,自然達觀,隨心,隨情,隨理,便識得有事隨緣皆有禪味。
在這繁忙的名利場中,若能常得片刻清閑,放鬆身心,靜心體悟,日久功深,你便會識得自己放下諸緣後的本來麵目。萬事隨緣,隨順自然,這不僅是禪者的態度,更是我們快樂人生所需要的一種精神。隨緣是一種平和的生存態度,也是一種生存的禪境。
凡事不要過於強求!也正所謂強扭的瓜不甜,特別是思想上的,對於自己對於別人,都不可強求的,有些事兒甚至會適得其反,你越是強求,還就越是不隨你意兒,會越來越麻煩,不如不去管它了,順其自然,也就可以了。
人的一生其實很短,人活著是一種心情。窮也好,富也好,得也好,失也好,都將過去。豁然開朗就是美好的一天。擁有的就要珍惜,得到的更加珍惜,不屬於自己的不要勉強,想要得到就一定要努力,選擇了就勇往直前,沒有選擇不要遺憾。
每個人都有優缺點,最明顯的就是相比較,你比我過的好,你不如我,你過的怎麼樣怎麼樣,我過的怎麼怎麼樣,今天你吃什麼什麼,明天我就要吃什麼什麼甚至比你要好的等等。沒有意義,分明就是一種嫉妒,一種非常可怕的嫉妒,達到隻要一提到某個人來你就會怒火中燒,咬牙切齒。何必,人家是人家的,你就是你的,我也就是我的,做好一個自己就行了。
凡事順其自然,凡事不可強求,但求無愧於心。此身乃如草芥微塵,世事轉頭已成空。淡然的麵對,坦然的渡過。感恩,快樂,進步,忘卻,大氣。一切本是身外之物!沒有什麼是自己的,不要妄圖去占有,也不要去計較什麼。不要妄圖要求別人,要時常警醒自己。別人不願意就不去勉強人家,什麼事情都得靠人家主動,不可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