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山情
七鄉風情
作者:陶興安
今年的時間才過半,可明年舉辦花山節的相關準備工作已經開始了。文山的苗族花山節,猶如一朵盛開在祖國西南邊疆的豔麗山花,每年都要吸引著數萬人的目光,苗族同胞不顧路途遙遠,紛紛前來參加,都想置身於歡樂的海洋裏,親自體驗這個蘊涵著深厚曆史文化的傳統節日,如果不竭盡全力辦好,就愧對苗族同胞的期望了。
花山節,又名踩花山,苗語叫nghouk daox(鞏道),原意是在山坡上進行祭祀,為文山州境內苗族同胞一年一度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一般在每年的農曆正月初二至初八舉行。關於花山節的起源,主要有祭奠英雄、祈求生子、尋找配偶等幾種傳說。它作為一個有著深厚曆史文化內涵的傳統節日,曆來受到苗族同胞的重視,每到農曆臘月中旬,負責主辦花山節的人家,就開始選擇場地,並到山上砍伐兩棵筆直的杉樹或竹竿來做花杆,栽到選定的場地上。花杆必須修枝留梢,喻示苗家的生活猶如花杆枝葉茂盛,常綠常青。在立杆時,花杆的頂端必須擺朝東,從東方往上立起來,表示苗族的發祥地在東方,美好生活也會像太陽一樣冉冉升起。花杆立好後,要宰殺一隻公雞來祭祀。祭詞是:“我們把花杆立在大地上,讓樹根紮進土壤,使枝繁葉茂杆壯。蒙孜尤的子孫啊,世世代代興旺發展。”立花杆的目的是昭示親戚朋友屆時前來相聚。
頂天立地的花杆,是本民族成員最為熟悉的信號,在一傳十、十傳百的過程中,方圓數十裏乃至百裏之外的苗族同胞,很快就能知道踩花山的確切地點了。正月初三這天,主持者要先到花杆下舉行升旗儀式——將一截藍布連接一截紅布,懸掛到花杆頂,並進行祭杆活動。祭詞為:“今天是個吉祥的日子,我們在花杆下,祭天神地神,祭東西南北之神,祭苗族祖先孜尤,祭苗族列祖列宗,祭一切苗族為生存發展獻身的人們,讓他們護佑我們歲歲平安,年年豐收,人丁興旺,事業發達。”隨後,由主持者手舉樹枝,帶著九個小夥八個姑娘,逆時針繞花杆六圈,再順時針繞花杆六圈,並唱“花山起源之歌”。祭杆活動結束之後,前來參加節日的人們,就可以自由對歌和開展其它文體活動了。
在文山州境內,不論哪個支係的苗族同胞,每到正月初三這天,都要身著盛裝,走出家門,聚集到花山場上來。苗族服飾特別是婦女的衣裙,多以蠟染和刺繡圖案為主,花樣之豐富,做工之精巧,實為罕見,僅蠟染圖案就有140餘種,刺繡圖案達3000多種。這些圖案有山有水,有花有草,有林有鳥,可謂豔麗多姿,獨樹一幟,極具特色,有著很高的審美價值。由於戰亂、災荒、疾病等原因,文山州的苗族是元、明、清時期陸續從外地遷徙而來的。對故土家園的不盡懷念,對極為頻繁的長途遷徙,以及遷徙過程中所經曆的種種艱難曲折,都深深地銘記在苗族同胞的心裏,並由此影響到苗族的服飾文化。民間就有這樣的傳說,青苗、花苗婦女衣袖上和裙擺上的三道花邊,就分別代表了苗族祖先遷徙途中跨越過的三條重要河流,而白苗婦女衣服後領方巾上的花紋圖案,則是苗族祖先曾經居住過的城池的形象再現。因此,文山州的苗族婦女服飾,素有“穿在身上的書”之說。花山節期間,苗族婦女都要身著色彩絢麗的各式盛裝,表麵上看有賽裝、比美和誇富之意,其實每個圖案、每條紋線,無不記載著一個個值得追思的故事傳說,折射著一段段飽含滄桑的民族曆史。
在花山節上,主要開展跳蘆笙、踢腳架、爬花杆、唱情歌和鬥牛等各種文體活動。其中,最重要的活動之一是跳蘆笙舞。蘆笙作為苗族最早使用的樂器之一,是苗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它已經成為苗族生活中密不可分的文化載體,因此,蘆笙舞在文山州的苗族中最為盛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觀念意識的演化,蘆笙舞的功能,已由最初的祭神向娛樂轉變,因此,在花山場上,跳蘆笙舞自然成了蘆笙手們比賽智慧和技藝的好機會。蘆笙舞的特點是柔中有剛,剛柔相濟,既可以由一人表演,也可以由兩人到數人表演,不論獨奏還是齊奏,那悠悠笙韻,作為一種民族成員所熟悉的文化符號,既協調了節奏,烘托了氛圍,又傳達了感情,凝聚了人心,具有很強的粘附力和穿透力,使前來參加活動的苗族同胞,無不沉浸在直抒胸臆、擁抱人生和表現自我的情感渲瀉之中。蘆笙調吹得越響,舞跳得越歡,人們笑得越開心,預示著來年的生活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