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敲定劇本(1 / 3)

PS:被星星童鞋一語驚醒夢中人,之前寫的太不淡定了,太大躍進了,大手術ING,對對此的反感讀者表示歉意、請理解……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香港,能稱得上火爆的行業也許很多,但最引人矚目的無疑是影視業。

這裏的矚目自然並非單指那些揮金如土所謂的精英人士,當然也包括草根階層的廣大全體民眾。

這個時候的香港電影產業正迎來它的黃金時代,而位於行業的最頂層存在——無異於當屬無線邵氏、新藝城、嘉禾三大影視公司。

除了成三足鼎立的三大公司外,下麵的德寶、新勝等一類準大影視公司也同樣在這一領域上有著獨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

且在往後靠一些仿若隨時都有崛起的可能的工作室,也同樣深具影響力。

這個行業的吸金力實在是吸引了太多的有錢人的眼球。

於是一時間香港的影視業真可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拋開這些功利不談。

更是有一批單單鍾情於影視業的有誌青年,不畏勞筋骨、餓體膚之苦,同樣在這一行業堅持著自己的夢。

即使最終沒有做出什麼成績,苦樂相伴的日子卻也足以成為他們以最大的安慰。

84年,香港的某個深街小巷。

四個二十出頭的青年或是低頭散座、或直直站立在牆邊的碎石上,遠處三五工作人員陪同著幾架攝像機、反光板等等一係列拍攝器材零散遠離四人。

兩個演員裝扮的中年人安坐在角落臨時休息處,躲避刺目的日光。

然而對於兩人而言,雖然一旁既有風扇吹來涼爽輕風又不缺乏清涼軟飲,但他們卻一點也不愜意,相反卻滿臉的苦笑。

隻因為,不遠處的四個小老板的言語預示著,對於兩人而言這來之不易的戲就要胎死腹中了。

“周奕你就是這麼拍戲的?嘿,你看你請的這幾個演員!我可真是開了眼了。早知道這樣,我就是拿錢打水漂也不會參加這個什麼狗屁蝴蝶飛工作室。”

四人中唯一個一身西裝革履裝扮的麥基隆,此刻正雙眼噴火,又是譏又是諷的對著一直沉默無言的周奕怒聲咆哮,臉上各式各樣的嘲諷表情瞬息萬變。

這個叫做周奕的青年是整部戲的導演,十分淡定的任由麥基隆使勁噴,沒有暗點反駁的意思。

他上身穿了件純白色的寬大襯衫,外披了一件淺藍色立領馬甲,頭上戴了一頂鴨舌摸,一副遮住半張臉大墨鏡擋住了他的全部麵部神情。

於是他默默無語的不反駁,看上去就仿若平靜的如一汪死水,加之並沒有半點崔頭喪氣之態,便給人一種根本就沒有將麥基隆的喊叫放在眼裏錯覺。

“好了好了,都是自家兄弟,別把話說得這麼難聽。大家這不是都在很努力把戲拍好嘛!而且,現在說什麼都還為之過早。”

鄭仁見兩人間火藥味越來越濃,頗有上演全武行之勢,急忙安撫兩人,一表斯文的他眉宇間的那份輕柔總給人一種平近感,一副銀絲邊眼鏡更是為他平添一份“言必真理”知性。

於是,四人間的保姆這一個角色一直由他來演。

四人中的最後一位——黃選是一個很膀大腰圓的胖子,一直一聲不吭的坐在周奕身旁,如同對待情人般小心翼翼的擦拭著他的專用攝像機,突然淡淡的開口接上麥基隆的咆哮“嫌棄製作小啊?嗤!想拍大製作去投資三大影視公司啊。公司啟動資金也不過兩百萬,你又不是不知道。想賺錢想瘋了吧,去搶多快啊,當初好像也沒有人硬讓你投資入股。”

“好!好!好!倒都是我的不對了。既然今天胖子把話說到這種地步了,那我也沒有什麼好說的,我要求撤資。”

麥基隆被胖子黃選嗆的紅頭張臉,氣急敗壞的怒聲言語。

這話一出,無論是的一臉無畏的胖子還是文質彬彬鄭仁、抑或是始終表現的如同死人一般的周奕,三人麵色都不禁一變。

墨鏡導演周奕、胖子攝影師黃選、文質彬彬和事老好人鄭仁還有怒氣衝衝的西裝男麥基隆,四人雖然說不上是光著屁~股從小玩到大的異姓手足,但是十餘年的同窗深情還是有的。

都是孤兒出身的四人,之所以能從那麼多的孤兒中奇跡一般的走到一起,並一廝混便是十餘年,除了一些偶然的機緣外,主要卻是因為四人自從小便對電影有著近乎癡狂般的熱情。

四人都是那種寧可餓肚子,也絕對不會錯過一場他們已經看過八百遍了的電影的強人。並且能因為這部對四人而言堪稱陳舊的老電影,而吵的忘乎所以,以至於甚至錯過下一頓飯。

而幾年前發哥的一部《上海灘》,更是將幾人的對於影視的熱情升級成各自人生夢想。

於是懷著各自灼燒了已久的熱情,大學一畢業便組建了一家名為蝴蝶飛影視工作室。

卻不想一開門就事事不利,不僅拍攝場地一二而再而三的被人強勢占用,攝影器材接二連三的出現問題,原本定下的演員也一個兩個的出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