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1章 修佛(1 / 2)

晃晃間,又是半年光景。這日下午法如帶著楊浩然和光華一同入山。這蠻荒山野與中原真實大不一樣,但凡樹木必然有數人合抱之粗,盤根過節之貌,花草必然有光怪陸離之色,千奇百怪之狀,鳥獸要麼翅寬爪利,要麼毛長牙獠,令人心驚膽寒,看都不敢看。  三人來到一處山澗小溪,溪水潺潺,光華脫了鞋下水就和魚蝦嬉鬧,天真頑皮,楊浩然仰觀山景,幽美空寂,時時鳥鳴,輕輕風動,令人神散天地,有一刻,竟有一種物我兩忘之感覺,不由想起古人於天地間是諸多感慨,果然有獨特境界。  法如道:“浩然,你覺得天高嗎?”楊浩然抬頭仰望道:“大師,不知為何,我現在感到天並不高,我就在天上。”法如又道:“那地大嗎?”楊浩然道:“雖然山巒疊嶂,阻礙遠望視野,但我感到神離體外,可以立刻俯覽四海。”法如又問他:“太陽你能摘下來嗎?”  楊浩然道:“太陽我摘不下來,但是我感到,如果我想摘的話,也可以摘下來。”法如點點頭道:“這叫做念在行前,萬事由念生,念起而舉事,念滅爾事盡。

”楊浩然道:“大師的意思是,意念是萬事萬物的源頭嗎?”法如道:“一件事,有欲為的念想,方有為之的行為,這就是萬事由念生,正是這個道理。”楊浩然悵然道:“可是,有了念想,故而有了行動,但是結果卻並非一定如願,豈不是一場那個空歡喜麼?”  法如道:“人生本來就是一場空歡喜,那一時的成敗又算得了什麼呢?如果連念想也沒有,豈不是從一開始就無希望,愁苦憂慮,連空歡喜也沒有。況且因果之間,誰能料定,一定如此,一定非此?”楊浩然道:“還望大師指教。”法如道:“佛家講苦行,凡人稱之為盡人事,知天命。”楊浩然醍醐灌頂,撥雲見日,豁然開朗。  楊浩然歎氣道:“可是大師,如今我已經形同廢人,隻空有滿腔心念……”法如走了幾步到那溪水邊,伸手一指,一道氣波立時將那流水從中間截斷了,流水遇到阻礙,隻得從兩邊流下。法如找了快高大的白石,盤膝打坐去了,光華看著那攔水的透明屏障覺得好玩,赤腳過去來回穿梭,卻不見它對人有什麼阻礙,他玩了一會,見沒什麼意思,就去溪鬧魚蝦河蟹去了。

楊浩然不知道法如意思,但看他已經入定,也不便打擾,自己便坐在河邊看那分流的溪水。  光華玩的累了,也找了一塊被太陽曬得很暖和的石頭,躺在上麵睡著了,法如也是一動不動,夕陽西下,已至黃昏了,楊浩然坐了整整一個下午,人也倦乏了,盯著那倒屏障也沒看出來所以然來,隨著天色漸暗,上遊的流水漸漸變得多了起來,楊浩然看到隨著水流漸多,那屏障隱隱有些晃動,定睛細細看,果然如此,又過了半刻鍾,山上流下的溪水愈加湍急,那屏障猶如橫在大河裏的一艘大船,初時四平八穩的,但隨著水流湍急,已開始不住搖晃,最後一注溪水徹底將它衝倒,兩條流水重新合流,竟比中午的時候愈加洶湧,翻打著浪花,長流而去。  楊浩然看的出神,心底裏又驚又喜,難道這是真的嗎?他不住問自己,法如這時站在他的身邊,目光如炬,楊浩然道:“大師,難道你的意識的說,任督二脈就如同這流水一樣,雖然斷損,但依然可以恢複嗎?”法如笑著頷首道:“不過這需要更加勤奮的修行,如果打通任督二脈需要十年,那麼接通受損脈絡至少需要二十年的修行。

”楊浩然聽見法如親言驗證,不勝驚喜,道:“多謝大師指點,多謝大師指點!”法如道:“浩然,去把光華叫起來,咱們回寺。”  楊浩然的任督二脈乃是由蕭梓凝以千年靈法幫助打開的,故而別人十年之功他很快就完成了,但是此時重接二脈,則就需要楊浩然自己努力了。依照法如所言,接通受損脈絡應該先以內力修習開始,利用內力引導真氣接通斷裂的脈絡。蕭梓凝傳授給楊浩然的冰心訣無疑成了最好的工具。  楊浩然每日早晨聽早課,剩下的時間就到穀中修習冰心訣。冰心訣乃是內力修行的精妙功法,此時楊浩然融彙佛道思想再修冰心訣,感悟卻是比以前更深,加之本來就已經就心法熟記於心,輕車熟路,修煉起來倒也不是十分周折。隨著內力漸漸恢複,令楊浩然驚喜的是,原先以為全部散失的內力竟然有很大一部分還在體內,隻是支離破碎,可是隻要加以引導融彙,便會重新積聚。  法如看到楊浩然每日如此勤奮,心中頗喜,暗道這個丁老道不知哪來本事,總是能收到這麼好的弟子,令人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