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李玄趕到太學本部的時候,看到的已經是讓他瞪目結舌的場麵。
在王中天的帶領下,魔門殘餘的強者和士兵,已經全麵向著三教投誠。
出現這種詭異的情況,著實出乎李玄的意料之外。
本來在他的預計中,雙方的戰力雖然有差距,但是如果沒有自己的出現打擊他們的士氣,恐怕戰事沒有那麼快結束戰鬥。
然而由於方道宗之前的安排,所以導致在九江戰鬥結束的刹那,太學本部方麵也同時結束了戰鬥。
本來如果是其他人作為如今的聯軍領袖,也許還不會這麼輕易接受魔門的投誠。
但是作為當代兵家的司馬萬裏,心中卻是明白了對方的盤算。
對於魔門來說,如果對三教頑抗到底,憑著儒門和魔門的數百年積怨,彼此的血仇足以讓太學子弟把所有魔門中人碾成齏粉。
在失去了方道宗這個天階神話強者的庇護之後,這是極為可能發生的事情。
但是如果魔門向著隱仙宗投誠,同為道門支派的隱仙宗卻有可能因為顧念昔日的同宗之誼而接受這個結果。
特別是當如今的三教聯軍指揮是司馬萬裏的時候,他更要盤算戰後的局勢,這樣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因為作為隱仙宗長老的司馬萬裏,同樣要衡量戰後的局勢對於隱仙宗的影響。
雖然如今李玄身兼道乘太學主兩職,是三教的共同領袖,而隱仙宗之中絕頂高手的數量也是三教最多。
但是如果算起這些普通的修者,恐怕還是太學的勢力最為龐大。
如果想要一統東土,控製地方,始終還得要依靠普通的修者和士兵。
而這些東西正是隱仙宗最為缺乏。
一旦這些都依靠太學的力量去完成,那麼在戰後太學的力量將會迅速的擴大,取代道門成為新的稱霸東土的宗門勢力。
這樣他們可以在漫長的時間中,繼續積累自己的絕頂高手甚至神話強者的實力。
這樣的結果對於隱仙宗來說自然不算好事。
但是如果魔門投誠於隱仙宗,有了這一大股勢力和儒門太學對抗,隱仙宗無疑就有了更多可以操作的空間。
畢竟現在說起絕頂高手的實力,始終還是以隱仙宗最為強大,而且李玄更是東土無敵,是一股足以鎮壓雙方的實力。
所以魔門的投誠,對於隱仙宗來說極為有利的事情。
在雙方本來是道門一派的前提下,這樣的結果旁人自然也無法說出什麼。
方道宗也正是因為考慮了這一點,所以才讓王中天指明向隱仙宗主投誠。
因此縱然以儒門對於魔門的仇深似海,但是現在司馬萬裏身為聯軍領袖,在他的要求也隻好聽從接納的要求。
畢竟在這一場戰爭中,隱仙宗出動了幾大絕頂高手,再加上李玄本身的力量,這種實力讓儒門太學就算有不平之意也不敢當場翻臉,也就隻能接受這種結果了。
接下來的事情就變得簡單了,所有魔門中人放棄了武器,集中在了一起等候三教高層的安排。
在李玄到來之前,司馬萬裏和陸定一等人已經商量半天,但是卻始終沒有做出任何決定。
畢竟如今的三教領袖乃是李玄,如果沒有他拍板,他們做出任何決定都沒有意義。
如今李玄獨立打倒方道宗,將修為推上了天階,其本身的威望甚至已經超過了當年的君塵天,為儒道兩門所共同敬仰。
在這種情形下,當李玄自天空之中出現在太學本部之時,地麵之上登時歡聲雷動,歡呼和高呼恭賀的聲音立刻傳遍了整個太學!
自從元嘉之亂以後,東土的天階神話強者幾稀。
在之前的記錄中,曾經有過對付這般神話人物的記錄也隻有君塵天和方道宗兩人。
如今李玄靠著自己的力量在白鹿書院打倒了方道宗,不僅將自身加入了這個極為罕見的集團之中,而且更逼迫魔門臣服,成為天下幾大宗門的共主。
這般的偉業,已經超越儒道兩門的曆代領袖,幾乎直追昔日東皇太一掃平東土的功業了!
恭迎太學主,太學主千秋功業,名垂青史!
恭迎太學主,太學主天下無敵,號令東土!
恭迎太學主,太學主掃平東土,號令天下!
聽著平日裏請聖的儒門子弟說著這些發自內心的恭維,李玄也有些不自在。
他第一時間找到了司馬萬裏,想聽他解釋下這邊發生的事情。
看到了李玄出現之後,魔門方麵也徹底失去了內心的那一點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