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司馬萬裏所公布的東西,雖然大大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但是卻沒有意料中的腥風血雨。
按照李玄的規劃,目前隸屬於他的儒道魔三宗將全麵成立一個新的門派,暫時定名為天一道門。
其實這樣劃分也隻是和當初的道門以示區分,從名字意義上來說沒有什麼實質的區別。
而這個新的宗門,將最大限度退出東土世俗事務的管理,其重要的標誌就是天玄院的構成。
經過了和司馬萬裏的設想,這個天玄院將取代原本的太學和魔門天部等組織,將有實力的修者盡數一網打盡。
東土之上凡是進入真罡境的修者,都必須進入這個組織深造,否則以叛徒格殺勿論。
也就說這個組織將是新成立的天一道門實力最為強大的機構。
太學和魔門原本的人手中,保留三到五名修者建設各自的傳承,同時統領還沒有修成真罡的修行者。
儒門方麵的統籌者自然是陸定一,而魔門方麵則是碩果僅存的絕頂高手海澤軒,他們分別成為了天諭院和天府院的首腦。
也就是說隱仙宗將所有的強者都一網打盡,而儒門和魔門雖然保留了一定的組織骨幹,但是其真實實力已經完全被天玄院抽走。
可是就算如此,雙方仍然可以互相牽製,因為按照李玄的設想,天教院負責的是戒律殿的職務,而天府院的工作則是類似於菩提殿。
任何明眼人都幾乎可以一眼看出,李玄構建天一道門的構想分明是來自於佛門大梵寺。
三大權力組織並立,最強的天玄院不涉及具體的權利,而戒律殿和菩提殿互相限製,形成了一種獨特的三角關係。
但是最強的天玄院院主,卻不是由眾人心目中最合適的人選所擔任。
按照李玄的構想,他依然是整個門派之主,但是天玄院這個實力最為強大的組織卻是交給了司馬萬裏。
說到這裏的時候,眾人已經隱隱猜到昨日司馬萬裏和李玄爭執的原因了。
畢竟如今關於司馬萬裏已經是司馬萬裏之心---人人皆知------大家都知道他急於退隱。
可是李玄偏偏丟給他這樣一副擔子,竹廬主人不惱火才怪呢。
而且讓他惱火的地方還不止於此,晉廷的組織被保留了下來,成為類似於西涼國的外層全力架構。
而最為關鍵的是,司馬萬裏的兒子司馬睿被李玄推上了皇帝的寶座。
按照李玄的想法,既然司馬熙的德行不配做這個位置,那麼司馬家中也隻有司馬熙最為合適。
有著司馬萬裏作為堅強後盾的他,可以安穩的坐在這個位置上而不受到什麼影響。
其實現在也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影響他,撇開司馬萬裏的強勢不談,就算是李玄本身也足以保證這道命令會被之行下去。
在知道了兩人的全部計劃之後,儒道魔三宗之中的高層都產生了非常奇怪的感覺。
儒門太學的反對聲浪自然巨大,畢竟這般做法等於將原本的儒門徹底同化進去。
雖然李玄承諾了保證他們的傳承,但是這從名字上卻根本沒有體現出來。
而道魔兩宗卻都是沒有太多意見,畢竟李玄的這般做法,和最初的道門構想頗為相似。
簡單來說就是,有修行資質的高手都被統一管理起來,而缺乏資質的子弟則負責一些較為普通的事務。
這樣出世和入世都可以很好的結合起來,雖然對於魔門原本的權利有了較大的限製,可是作為戰敗方的他們本身也沒有多少反對的權利。
更何況這般做法就真正等同於將昔日道門重歸舊況,能夠恢複昔日道門榮光,正是方道宗畢生所願。
在這種情況下,自然沒有人傻到跳出來反對這個提案。
來自太學的反對聲浪,很快被李玄新提出的一件事情所掩蓋。
他提出隻要進入天玄院的弟子資質和修為境界合適,他將全部諒才授予五雷天罡正法。
這個福利對於隱仙宗原本的弟子和魔門來說意義不大,但是對於太學子弟卻是非常重要。
畢竟如今東土人人皆知這幾大天階高手的強大,很大程度上是來自於五雷天罡正法的大威力。
如果自己也能夠修煉這門神通,那麼其他的損失似乎也是可以理解的。
李玄正是用了這樣的行為,讓所有的三宗修者做出選擇。
是在堅固卓絕的修行路上繼續前行,還是舍棄一身修為,成為一個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