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中原大戰之白崇禧(1 / 3)

白崇禧(1893年—1966年),字健生,廣西臨桂縣人,回族,阿拉伯名“烏默爾”,意義與“崇禧、健生”吻合,當代作家白先勇之父。白崇禧畢業於保定軍校,屬國民黨桂係中心人物,地位僅次於李宗仁,與李宗仁合稱“李白”。係陸軍一級上將,有“小諸葛”之稱。1911年參加武昌起義,曆經北伐戰爭、抗日戰爭,指揮過諸多著名戰役。1918年晉升為“廣西陸軍模範營”上尉連長。1926年任國民革命軍副總參謀長,代理總參謀長之職。1945年當選第六屆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同年,被授予陸軍一級上將。1952年原先的“中央執行委員”、“中常委員”之職被撤,隻剩下“國大代表”、“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回教協會理事長”等空銜。1966年在寓所離奇死亡,死後身體發綠,口吐白沫,卒年73歲。[1]

人物生平

白崇禧白崇禧,(1893年3月18日-1966年12月1日),字健生,廣西臨桂縣人,回族,穆斯林,是回民,祖居於南京一帶。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一級上將,軍事家,有“小諸葛”之稱。屬國民黨桂係軍閥,與李宗仁並稱“李白”。[2][3]

李宗仁和白崇禧人稱“李白”。二人是國民黨內最具實力的地方軍事勢力–桂係的中心,多年來一直合作無間。最初二人一同加入孫中山在廣州的革命陣營,又聯合一起驅趕廣西的舊軍閥。北伐時,率廣西軍隊攻至山海關。北伐成功後,和蔣介石及其他地方勢力多次開戰;八年抗戰爆發後,二人動員廣西的軍隊抗擊日軍,合作指揮多場大戰,並屢有勝果。

白崇禧膽識超人,用兵機巧百變,謀略深長,記憶力驚人,善於捕捉戰場信息,在國民黨將領中素有“小諸葛”、“今諸葛”、“白狐狸”、“當代張良”、“現代第一俊敏軍人”等雅號,其卓越的軍事才能為國共名家看重,甚至日本人也稱之為“戰神”。是****中為數不多能得到敵人稱讚的將領

抗戰期間,白崇禧首先指揮了台兒莊會戰,殲敵一萬餘人,是****抗戰的首場勝仗;隨後指揮了昆侖關戰役和武漢戰役,前者殲滅了日軍精銳中村旅團,後者消耗了日軍15萬人,使日軍很長時間無法展開大規模軍事行動。三年內戰間,白崇禧在第二次四平戰役中擊敗****,在大別山戰役中圍剿劉伯承。在與陳賡的對壘中,白崇禧分別在確山戰役和宛東戰役表現的棋高一著。解放軍渡江後,白崇禧取得對****的青樹坪戰役勝利,隨後在衡寶戰役中被四野一個小小的師長擊敗(丁盛),隨後在廣西戰役中一潰千裏,主力盡損。

白崇禧與李宗仁是同縣老鄉,兩人與黃紹竑又是同學。“李白”二人加上黃紹竑超級的政治謀略成就了新桂係從鎮南關打到山海關的輝煌。他們的分裂也造就了新桂係的沒落。劃江而治的失敗和軍隊的丟失,使白崇禧則明知去台灣凶多吉少,但抱著從一而終,政治交代的態度,赴台領罪,最終抑鬱而死。他反對官僚架勢。

3大事件記

白崇禧1898年——入私塾學習。

1907年——入桂林陸軍小學堂。

1911年——被保送進武昌陸軍預備學校。

1914年——升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

1916年——入廣西陸軍第一師第三團任少尉見習官。

1918年——晉升為“廣西陸軍模範營”上尉連長。

1921年——升任田南警備司令部第一營營長。

1923年——被任命為“廣西討賊軍”參謀長。

1924年——任“定桂討賊軍”前敵總指揮兼參謀長。同年,加入國民黨。

1925年——廣西統一,白崇禧成為新桂係首領之一。

1926年——任國民革命軍副總參謀長,代理總參謀長之職。

1927年——任東路軍前敵總指揮,後兼任上海警備司令。同年,任第四集團軍前敵總指揮。

1929年——蔣桂戰爭爆發,白崇禧敗亡海外。

1930年——在中原大戰中出兵支持馮玉祥和閻錫山倒蔣,失敗。

1931年——被選入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

1932年——出任廣西綏靖副主任。

1935年——被授予陸軍二級上將。

1936年——以“抗日救國軍”名義參加反蔣,失敗,史稱“兩廣事變”。

1937年——任軍事委員會副總參謀長兼軍訓部部長。

1938年——與李宗仁指揮台兒莊會戰,取得在****抗戰中的首次重大勝利。

1940年——指揮桂南戰役,在昆侖關兩度挫敗日軍,為抗戰以來攻堅戰的首次勝利。

1945年——當選第六屆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同年,被授予陸軍一級上將。

1946年——任國民政府國防部部長。

1947年——兼任九江指揮所主任。

1948年——任華中“剿總”司令。

1949年——其率領的桂係敗亡。

1952年——原先的“中央執行委員”、“中常委員”之職被撤,隻剩下“國大代表”、“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回教協會理事長”等空銜。

1966年——在寓所離奇死亡,死後身體發綠,口吐白沫,卒年73歲。

4生平經曆抗戰期間

白崇禧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白崇禧任****副參謀總長兼軍訓部長,成為蔣介石的謀士之一。白崇禧提出了「遊擊戰與正規戰相配合,積小勝為大勝,以空間換時間」的策略。八年抗戰期間,白崇禧和李宗仁指揮各場大小戰役,包括:

1938年李、白指揮台兒莊會戰,取得在****抗戰中的首次重大勝利。

同年6月,白崇禧指揮武漢會戰,消耗了日軍15萬人,使日軍長時間無法在中國戰場發動任何大規模戰略進攻。

1940年2月,白崇禧指揮桂南戰役,在昆侖關兩度挫敗日軍。

解放戰爭

1945年10月3日,被授予陸軍一級上將。1946年,國共再次開戰。6月,白崇禧到東北督戰,指揮國民黨軍在四平擊敗****所部。據白崇禧的兒子白先勇的說法,當時白崇禧曾經向蔣介石提出消滅東北解放軍的全盤計劃,但未被采納。同月,白崇禧任國民政府國防部長,調離東北。

1948年5月李宗仁當選中華民國副總統,一個月後,白崇禧被免去國防部長職,改任華中剿總總司令(華中剿匪軍總司令)。同年年底,國民黨軍在戰場上失利。李、白向蔣介石施壓,蔣介石被迫在1949年1月下野,由李宗仁任代總統。

1949年4月,繼先遣兵團之後,****統率四野主力由平津地區分路南進。

在四野滾滾南下的鐵流聲中,白崇禧似乎感覺到了****咄咄逼人的雪恥心情。被******稱為“天低吳楚,眼空無物”的白崇禧也十分珍惜自己幾十年在鋒口刀尖上博來的聲譽。

白崇禧起初拒絕出任“華中軍政長官公署”司令長官,在蔣介石的一再催促下,白崇禧提出了一個先決條件,即“守江必守淮”,華中隻能有一個“剿總”,總部設在蚌埠,以華中部隊運動於江淮之間,進行攻勢防禦。對此,蔣介石的答複是,徐州將來另設一“剿總”,由劉峙負責。

“華中兵力如此分割使用,將來必敗無疑。”白崇禧拒不受命,躲到上海。蔣介石派白崇禧的密友、原桂係中堅人物黃紹竑去滬挽留白崇禧。黃一到上海,即與白崇禧密談。白崇禧說道,“如果是那個人派你來的,那我們就沒有什麼好談了。”白崇禧顯然對蔣介石心懷餘怨。

“當然是那個人派我來,但我的來意你並不是全部知道。”黃紹竑意味深長地說。

一待白崇禧安靜下來,黃紹竑便開門見山地說:“你在南京做國防部長,不是像籠中鳥一樣麼?現在老蔣把籠門打開,放你出去,你還不快快地遠走高飛?將來時機成熟,你就可以製定形勢,迫蔣下台,讓德公(李宗仁字德鄰,稱德公)出來收拾局麵,我們豈不是大有可為嗎?”白崇禧心竅大開,立即束裝就道,走馬上任。“華中軍政長官公署”就設在有“九省通衢”之稱的武漢。

台灣歲月

1949年12月30日白崇禧從海南島赴台。據李宗仁的說法,白是受蔣介石承諾委以國防部長職務而赴台。白崇禧到台後,僅被委任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副主任,以及「中國回教協會理事長」等閑職。據程思遠憶述,周恩來曾經這樣評價白崇禧:「白健生頗自負,其實在政治上無遠見,竟聽信蔣介石的話,給騙到台灣去了。」晚年白崇禧接受中央研究院近史所訪問,出版《白崇禧先生訪問紀錄》。

由於李宗仁還在美國,蔣介石還要利用白崇禧來牽製李宗仁,雖對白崇禧乘危逼宮非常嫉恨,但並沒有立即公開處治,隻是將白列為頭號政治敏感人物,並給其取了個“老妹子”的代號。

1965年,李宗仁夫婦衝破阻難,抵達北京,受到****黨政軍領導人的熱烈歡迎和很高的禮遇。

李的回國,對於在台灣的白崇禧來說,真可謂是致命的一擊。李宗仁一回大陸,蔣介石利用白崇禧牽製李宗仁的價值頓時消失,白也就自身難保了。據說,白崇禧也明白其中的利害關係,曾經很痛苦地對身邊的人說:“德鄰(李宗仁字)投匪,我今後在台灣,更沒有臉見人了。”李宗仁回大陸後,蔣介石遷怒於白崇禧,命令軍統頭子毛人鳳對白直接采取製裁行動。毛人鳳將這一任務交給偵防組組長穀正文辦理。

穀正文奉命後,積極策劃對白崇禧的暗殺行動,他收買了白身邊一個姓楊的副官,以便隨時掌握白的行蹤。白崇禧戎馬一生,閑得無聊,愛上了打獵。姓楊的副官向穀正文密報:“某日,白先生去花蓮縣壽豐半山打獵。”於是穀正文決定在白崇禧出外打獵時將其殺死。

經過周密細致勘查,偵防組發現狩獵區有小型山間鐵軌,可使用人力軌道台車登山。他們料定,年近七十、年老體弱的白崇禧,不會徒步上下山,一定會乘坐軌道台車,於是精心製造了一起白“意外”死亡的事故。

事發當天清早,白崇禧一行人通過預定的謀殺地點後,偵防組的行動人員迅速爬到橋下,將支撐橋麵木墩的螺絲釘一一鬆開,然後躲入不遠處的樹叢裏,靜候白崇禧等人下山。下午3時許,寂靜的山中傳來軌道台車的響聲,兩輛車從高山背麵滑出,相距約30米。前麵一輛車上坐著花蓮縣林意雙鄉長父子與一名助理;白崇禧與兩名副官坐在後麵一輛車上。當第一輛車滑到已經被去掉了螺絲釘的橋中央時,連人帶車墜入深穀。緊跟在後麵的白崇禧的座車眼看也要墜入深淵,千鈞一發之際,同車的一名副官拚命用力將白崇禧推出車外,自己則隨車跌入深穀……白崇禧大難不死。

不久後的一天,白崇禧身邊的楊副官又密報穀正文,說寂寞難耐的白先生似乎對上次的危險有點健忘了,想去阿裏山打獵,打算來回乘坐煤礦的火車。穀正文覺得對白崇禧再次下手的機會來了。他知道這段鐵路是一條單行線,來來往往的火車要事先經過周密安排才能通過,否則一不小心就會發生兩列火車“碰頭”的慘劇。

那天,自崇禧與陪同人員一起坐上去阿裏山的火車,可萬沒想到的是,他們乘坐的火車開出還沒多遠,忽然另一列火車從山上高速駛來,眼看就要迎頭相撞。緊要關頭,白崇禧在陪同人員的幫助下急忙

白先勇跳下火車,又一次幸免於難。

遭遇了兩次謀殺事件後,白崇禧再也不敢輕易外出了。這讓穀正文的暗殺行動很難下手。但特務們對白崇禧的監視並沒有絲毫放鬆,白公館進出的客人常常受到便衣的跟蹤。

白崇禧在1966年12月1日於台北逝世,死後身體發綠,口吐白沫,床單撕破多處,有很大可能是蔣派特務暗殺白崇禧,死因至今是個謎。

白崇禧有子女十人,其中八子為著名的台灣作家白先勇。

5桂係巨頭家學淵源

1893年3月18日(清光緒十九年二月初一)生於廣西省桂林縣南鄉山尾村,祖上原本是世代書香門第,父親白誌書棄文從商,早年在桂林本族白遠盛雜貨店打工,後在桂林西鄉蘇橋墟開永泰林店經營糧油,娶永福縣羅錦圩馬氏為妻,生七男四女,夭折三男一女,長成四兄弟(即崇勳、崇倫、崇禧、崇祜),馬氏係篤誠之穆斯林,對其子女多有熏陶。

1898年開始,白崇禧在私塾從毛慶錫先生就讀,刻苦用功,且聰穎異常,幾乎過目成誦,奠定了紮實的文化基礎。1902年,白崇禧與六弟崇祜兩人到離家三華裏的會仙鎮會仙小學走讀,從白蓮洲老師。1903年父親白誌書因病去世,賬房先生李瑞芝盡數卷走財產,致使白家生活日趨艱難,其小叔(在會仙鄉賣油為生)送他到新小學讀書,深受李任仁喜愛。1907年冬,白崇禧的叔父賣掉了家裏的田地為白崇禧報考廣西陸軍小學第二期,全省千餘人報考,僅錄取一百二十人,白崇禧以第六名被錄取,接受軍事教育的啟蒙,三個月後因患惡性瘧疾退學,學籍被學校收回。1909年,白崇禧以第二名成績考入廣西省立初級師範學校,因屢次考試成績均名列第一,被定為“領班生”,曾因與蔑視他的同學打架受記大過處分。

初露鋒芒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發,白崇禧加入廣西北伐學生敢死隊,隨協統趙恒惕至湖北漢口,與北軍對峙。1912年1月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4月政府北遷,白崇禧被編入南京陸軍入伍生隊接受入伍訓練,半年後入武昌第二陸軍預備學校,課程與舊製高中大體相同,外加軍事科目。1914年春畢業,入北苑陸軍第十師(師長盧永祥)實習,10月升入保定軍官學校第三期步兵科,學科以戰術、築城、地形、兵器四大教程為主。

白崇禧1916年12月白崇禧畢業,被授予上士,自願請求分發到新疆見習,因陝西正與北京政府為敵,道路不通,故未能成行。1917年1月回廣西,在桂軍陸榮廷部第一師第三團任見習官。5月白崇禧調模範營(營長馬曉軍)任代理少尉連附,見習半年升少尉,不久升中尉。1918年1月隨譚浩明出師援助湖南,被吳佩孚打敗。1919年初任廣西陸軍第一師步兵第二團第一連上尉連長,隨團長馬曉軍進左江流域剿匪,白崇禧將應招或俘虜的土匪八十餘人槍決,對土匪采取嚴厲手段,匪焰頓消。1921年秋,馬曉軍模範團改為田南警備司令部,白崇禧任第一營營長。本年冬,馬曉軍部在百色被自稱廣西自治軍第一軍總司令的劉日福(陸榮廷、譚浩明殘部)包圍繳械,白崇禧因援救馬曉軍而摔斷左腿,赴廣州休養,經朱培德引見,在石龍車站大元帥專車上見到孫中山。

1923年1月,黃紹竑欲脫離李宗仁向外發展,派陳雄到廣州與白崇禧聯絡,白崇禧乘機勸他靠攏軍政府。5月黃紹竑被沈鴻英任命為第八旅旅長,在白崇禧的聯絡下,6月被孫中山任為廣西討賊軍總指揮,白崇禧任參謀長,白崇禧與黃紹竑商定了統一廣西的方向,奉派到玉林會晤李宗仁,商討合作事宜。7月18日,黃紹竑、白崇禧設鴻門宴解決了鎮守梧州的沈鴻英部馮葆初部隊,正式打出“討賊軍”旗號。9月討賊軍與粵軍李濟深合作,夾攻廣西軍獨立師陳天泰部。11月19日,廣西討賊軍黃紹竑、白崇禧部約五千人,擊敗自治軍陸雲高,占領平南,25日黃紹竑與定桂軍李宗仁會師桂平,打通梧州上遊,實力大增。

1924年3月31日,廣東西江善後督辦李濟深聯合廣西討賊軍黃紹竑、白崇禧等,在都城將企圖進襲梧州的大本營第七軍(桂軍)劉玉山部師長陳天泰部繳械。4月6日陸榮廷和沈鴻英開戰,黃紹竑和白崇禧赴桂平與李宗仁會商時局,李宗仁欲聯陸倒沈,白崇禧陳說利害,遂決定聯沈討陸。5月23日“討賊軍”與李宗仁“定桂軍”合作,通電請陸榮廷下野,由李宗仁、白崇禧分別率軍兩路進向南寧。5月28日白崇禧自桂平貴縣進向賓陽黎塘,謀取南寧。6月21日白崇禧占賓陽,自治軍陸福祥部曾超廷、劉錦華分走遷山、隆山。25日李宗仁的左翼軍占領南寧,26日白崇禧的右翼軍也進入南寧,28日白崇禧占遷江,自治軍陸福祥等走都安。7月16日李宗仁、黃紹竑在南寧合組“定桂討賊聯軍總指揮部”,李、黃分任正、副總指揮,白崇禧為參謀長兼前敵總指揮,決定分三路繼續進剿陸榮廷殘部。7月22日,李宗仁、白崇禧率右路從南寧出發,31日進駐柳城。8月11日白崇禧聯合沈鴻英多次敗陸榮廷部韓彩鳳,占領柳州,9月7日白崇禧部(鍾祖培、夏威等縱隊)攻占慶遠,9月21日陸榮廷通電下野。10月1日,李宗仁、黃紹竑、白崇禧通電宣布討陸戰爭結束,廣西自治。12月1日任廣西督辦公署參謀長。

小有名氣

1925年1月5日,唐繼堯派出兩路大軍,假道廣西,聲稱前往廣州視事,為占領兩廣而發動了第一次滇桂戰爭,29日沈鴻英軍也分兵三路向李宗仁、黃紹竑進攻,30日戰事開始,李宗仁、白崇禧由桂平進向武宣象縣,31日占領武宣。2月1日李宗仁、黃紹竑、白崇禧通電討沈,2日李宗仁、白崇禧軍(鍾祖培、呂煥炎等縱隊)敗沈鴻英部鄧瑞澄、鄧佑文師於武宣二塘,占領象縣,3日李、白大破沈鴻英部鄧瑞澄、鄧佑文於武宣,占領象縣、蒙山,9日白崇禧部占領柳州,鄧瑞澄、鄧佑文東北走中渡、桂林,11日白崇禧部占中渡,進取桂林,16日攻占六塘、良豐,擊斃沈鴻英部旅長莫顯成,17日占領桂林,沈鴻英部(鄧佑文、鄧瑞澄)北走全縣,23日白崇禧部占全州,鄧瑞澄、鄧佑文分走湘黔。3月28日沈鴻英趁白崇禧南去,與唐繼堯軍相結,襲據桂林,沈榮光襲據平樂。4月10日白崇禧部回師,沈鴻英退出桂林,23日白崇禧軍(鍾祖培等)敗沈鴻英於義寧,24日白崇禧在桂林、古化間之兩江塘大破沈鴻英部(鄧佑文、沈榮光等),殲其主力,沈鴻英化妝逃走,5月3日白崇禧軍攻占古化,沈榮光、楊子德北走,沈鴻英部被肅清。5月5日李宗仁、黃紹竑、白崇禧、範石生、楊蓁通電討唐繼堯。6月8日,白崇禧會同黃紹竑大破滇軍第一路第十軍張戊驥近衛軍王潔修於沙埔(柳州北),俘虜二千餘人,王潔修戰歿,滇軍退羅城融縣。6月24日白崇禧、黃紹竑占領慶遠,25日再敗滇軍於懷遠。7月7日滇軍龍雲、胡若愚自南寧向左江西退,白崇禧在統一廣西戰鬥中表現出的卓越策略才能使他獲得“小諸葛”的雅號。10月1日,國民革命軍第二次東征討伐陳炯明,駐湘西的熊克武乘機開往粵北,與陳炯明暗中勾結,廣州國民政府派李濟深入桂與李、黃、白聯絡軍事合作等事宜,李宗仁派白崇禧為總指揮,率兵三路進至湘粵邊境堵截熊克武。11月16日,白崇禧破川軍熊克武部於廣西全州,斃其總指揮羅覲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