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回頭我去和大娘說去。”幽蘭暗暗的把這件事情記在了心上。
……
北涼古道荒廢了幾百年,若不是有往來的商旅走動,恐怕這條路已被人遺忘,就算如此很多新發展起來的商隊也找不到這條路。雖然道路寬闊,然而許多年沒有人走,已是長滿了雜草。雖然如此,那些雜草的生長也是比荒漠要好看得多。北涼的水土堪比蒹葭湖,比起西涼更是肥沃,隻是北涼人不擅長種植,養些花花草草倒是拿手。
梅城之外的許多道路都是如此,可是進了梅城城郭,那美得令人窒息的風景倒是讓古雨濛也覺得驚訝。看來塞外江南的美譽並非浪得虛名。
進了城郭之後便是東城,家家戶戶門前都擺滿了鮮花,有些兜售有些則是自家欣賞,古雨濛忍不在在一戶人家的鋪子裏買了盆吊籃,放在自己的馬車裏,倒是給馬車增添了幾分綠景。
驛站的環境更是好得另人驚呼,比起大周或是北齊那自然是好得不能再好,人家把驛站打掃得像是花園一樣,和之前古雨濛第一次聽說北涼這個地方,更是顛覆了她對北涼的直接印象,後來聽說了北涼有“塞外江南”一說,倒也不以為然,今日一見這驛站,古雨濛算是心服口服。
驛站驛館驛丞為古雨濛知道古雨濛要現在這裏常住一段時間,特地為古雨濛安排了兩件上房,位於二樓靠東,早上的陽光會第一時間照射進來,給人以溫暖如家的感覺。為了更好的服務,驛丞又讓館譯送來了幾盆能夠清醒空氣驅除蚊蟲的薄荷,令古雨濛更是驚訝。
“請問。”在驛丞忙和完之後欲離去的時候,古雨濛叫住了驛丞,“請問北涼白家,是否在梅城?”
驛丞想了想,說道:“在北涼有兩個白家,卻不知道客人問的是哪一家?”
“兩家?”古雨濛詫異地問,“不是隻有一家麼?”
驛丞說道:“原本隻是一家,近幾日白家分家,白家家奴中有一支分了出來,獨成一家,而原的白家卻是不在梅城,在北方巫山之下的白城。”
古雨濛問道:“那你說的分出來的白家,現在就在梅城嗎?”
“是的,分出來的白家現在就在梅城。”驛丞想了想之後又說道,“隻不過現在白家家族內風聲鶴唳,一般人很難見到家主,客人是從北齊而來吧?若是北齊人,白家人倒是會見一見的。”
“為何?”君逍遙忍不住問。
驛丞看了一眼五大三粗的君逍遙,恭敬地說道:“白家很久就在期盼著來自北齊的客人,隻不過最近幾十年來北齊人很少來北涼。個中原因,諸位心中應該知曉。”
古雨濛想了想,卻什麼有想明白是為什麼,待驛丞走後,君逍遙才說:“西涼才是北齊的屬國,而北涼是大周屬國,所以北齊人很少來北涼,雖然北齊和北涼靠得很近。這幾年算是好些了,若是十年前,莫說是商隊,就是普通百姓來投親,也是不太容易進城。”
想到這點,古雨濛倒是能夠明白。
“那,我們過幾天就去見見這個白家人,看看他們分出來的這一支和原本的白家有什麼不同。”
幾人商議已定,便各自休息,經過三個月的趕路,從入夏到了夏末,馬上就是入秋了,沿途的風景一直在變,但是這北涼的風景卻是因為獨特的氣候而從未改變。
“北涼氣候不如我們所想的那樣幹燥,反倒是因為有了巫山之下的西涼河而變得濕潤,加上北涼沒有荒漠,其氣候倒是適合住人。”
經過幾天的遊玩,古雨濛對北涼的印象越發的好,人也熱情,吃的喝的也都爽口,若不是有事在身,古雨濛都不想回去了。想著就在北涼這邊再置辦一處房產,像在西涼一樣。
聽古雨濛如此誇獎北涼,君逍遙說道:“一處風景一處情,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北涼我曾經來過一次,比起現在的風景還要更好,不過我倒是沒有聽說過你說的白家,現在聽你那麼一說,我倒是想見一見了。”
“會見到的。”古雨濛想起了自己在西涼見到的白落花,又想起了死去的薛美人和白瑞,當真多出一番感慨來。
正說著,忽然門被輕敲了幾聲,古雨濛忙讓外麵敲門的人進來。進來一看原來是驛丞。
“幾位貴客多有打擾,貴客不在的這兩天,白家派人來探望過,幾番貴客都不在,如今貴客遊玩歸來,下官便來通報一聲,白家家主有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