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出結論,張教授指向第二個顯示屏,上麵是吳清晨剛進入夢境時手中握住的奇怪工具:“這是一種手耙,用來平整土地,翻轉土壤,也有部分除草的功能,不過設計比較簡陋,並且整體由木材製成,沒有金屬穩定重心,效率很低。”
“再看這條道路……”
道路?我怎麼沒注意到夢裏有道路存在?
吳清晨仔細盯住第三個顯示屏,終於從起起伏伏的草地和灌木中找出一條最多兩人同時通過的小徑。
“這是條很狹窄的道路,灌木邊緣砍伐的痕跡很不整齊,這有兩個可能,一是該區域金屬製品不夠鋒利,二是該區域的金屬製品相當珍貴,不過這兩者都出於同一個原因:冶煉金屬的技術比較落後。”
簡單說完這些,張教授走到了一組投影幕布旁,它們是六塊不同角度和不同時間截取的靜態畫麵,上麵的影象全是將吳清晨從地上拉起來的陌生男人。
“到目前為止,這位對象是我們最大的消息來源。由專業軟件分析,這位對象勞動的動作熟練程度很高,大部分時候注意力也很集中,基本可以確定勞動者的身份。”
“這身衣服也可以確定為勞動者的服裝,看這身衣服的樣式,上衣比較短,說明這片區域的勞動者經常要出入植被茂盛的地點,意味著勞動者的家庭需要收集燃料,經常出入森林,猛獸不再是生存威脅。”
“再看兩邊肩膀,尤其是右側肩膀的補丁最多,也最厚,說明勞動者經常要背負重物,家庭具備儲存意識,應該也建有儲存空間,擁有建造房屋的能力。”
“另外衣服整體為袍式,開口在前胸,說明勞動者經常要攜帶多種工具,社會分工還不夠細致,勞動者需要同時掌握多種生活技能……”
站在投影幕布旁,張教授滔滔不絕,一株小草,一塊木頭,一跟樹枝,一塊布料,一個口袋,等等等等,從這些微不足道的細節出發,經過結合分類,張教授得出一個又一個結論。
整個過程理由充分,結論可信,吳清晨漸漸聽得入神。
見到張教授之前,對於心中的夢境,吳清晨最深的感受是一團迷霧,隻知道它是一個擁有天空、白雲、作物、丘陵、陌生人、農具的怪夢。
而此刻,經過張教授持續十幾分鍾的詳細解說,對於自己的怪夢,吳清晨已經不再停留於肉眼可見的表麵,已經為夢境構建出勞動,飲食,道路,牲畜,工具,經濟等等方麵的具體細節。
這時,張教授也作出了最後的總結:“吳先生,總體來說,你的夢境,比較接近歐洲9到13世紀的中古年代,可以暫稱為中古世界,這個世界絕大部分人從事農業活動,主要方式是種植作物和蓄養牲畜。社會應該存在階級,勞動合作的程度很低,社會分工也很粗糙,以家庭為主要生產單位。”
“好了,吳先生,時間有限,社會整體分析大致就是這些,我們暫時無法溝通更詳細的細節……”
一邊說,張教授一邊指了指身旁不知何時站過來的中年人,“這位是何將軍,心理學家,行為學家,心理學教授,更加具體的個人分析由他向你介紹。”
“吳先生,晚上好……”同時擁有三個頭銜的何教授一身軍裝,卻讓吳清晨收到了從下午開始的第一個正常的微笑,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這個來自心理學家的微笑一下子使吳清晨的心情輕鬆了許多。
“我們先確定一下中古世界已經出現的這三位個體之間的相互關係。”
何教授簡單按了幾個鍵,投影儀出現了一位頭戴兜帽,身穿布袍,腳踏木鞋,表情很有些茫然的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