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 效果(3 / 3)

“那就讓他們這樣吃?”

“怎麼可能!”

和吳清晨說的一樣,又兩個小時之後,第二輪奮鬥的農奴們,隻有一支隊伍收獲了豆子。

又兩個小時之後,第三輪,沒有任何隊伍收獲到豆子。

又兩個小時之後,第四輪,還是沒有任何隊伍收獲到豆子。

不用吳清晨解釋,安德烈也沒有再問,就連農奴們自己也明白了:人的體力有限,休息一整個晚上,清晨剛剛出門的時候,處於最佳狀態的農奴,才能收獲豆子的獎勵。

經過一輪,兩輪辛苦的勞作之後,體力下降,豆子的好處逐漸變得飄渺。

然而,公地裏麵:

“快,快,快!”

“要被超過了!”

“不可能!我們這邊還在最前頭!”

“西奧多快追上來了!”

“胡說!……賈艾斯,快點啊!”

農奴們角逐的激烈程度,一點都沒有降低。

通過優先選擇崗位的方式,將分項冠軍和冠軍組打散之後平均分配,這是一項非常陰險的決策。

地球團隊設計的分工合作方案,比較輕鬆的崗位,都處於整隻隊伍最前方的位置,同時又對體力和技巧的門檻要求極低。

平均分配的冠軍們,毫不意外地齊頭並進,慘烈廝殺,難分難舍。

遲遲難以決出的懸念,讓後麵真正賣力的農奴們,每一組都可以看到勝利的希望,朝著遲遲不落下的胡蘿卜奮力奔跑。

以第一輪的三組豆子,第二輪的一組豆子刺激農奴,同時建立信譽,緊接著,用原本就屬於農奴們的勞動崗位,刺激農奴們繼續加倍努力幹活。

“怎麼樣?”

站在公地邊緣,吳清晨問道:“現在還心疼嗎?”

“哪有心疼?”安德烈略有些不好意思,但更多的卻是歡喜:“原來還真是這樣,就算沒有豆子,這些家夥,也照樣可以幹到第二根樹枝的位置呀!”

“對啊!”

吳清晨輕輕地附和。

第二根樹枝,是分工合作的農奴們全力以赴時70%左右的勞動效率,比另外一邊的農奴,或者說,比原來的勞動方式,提高了大約35%勞動效率。

望著農奴們努力勞作的背影,吳清晨的目光裏,並沒有什麼愧疚。

沒錯,吳清晨引進了陰險的人力資源管理方案,吳清晨提高了對農奴們剩餘價值的剝削總量,吳清晨降低了農奴們團結一致的可能性。

不過,吳清晨也減少了警役的幹預,減少了農奴們挨打的次數,同時還讓農奴們,至少每天都可以吃到一兩次豆子。

最重要的是,從頭到尾,吳清晨都沒有提高農奴們一絲一毫的勞動量。

就算是得到豆子的第一輪和第二輪勞作,吳清晨操縱的農奴們使出的力氣,也從始至終沒有超過另外一邊被警役們加倍用棍子抽打的農奴。

這35%的增長中,有10%來自於地球團隊設計的分工合作先進方案,有10%,來自於農奴們積極性提高之後,不再需要與安德烈、警役鬥智鬥勇,得到的結餘。

最後15%,來自於一小撮平時愛動腦筋的家夥,平日或是偷偷隱瞞下來,或是通過各種方式,讓其他農奴負擔的勞動量。

大部分農奴們,正在為以前100%,甚至120%的辛苦降低到70%而歡欣,某些原本隻需要50%辛苦的家夥,卻因為一項項測試出來的標準,一項項人力資源管理方式必定考慮到的局部公平性,逼迫著不得不同樣付出70%的汗水。

如果說吳清晨的做法,對誰造成了傷害的話,大約隻剩下這些聰明人。

不平則鳴。

當天夜晚,某間草棚,四五名農奴偷偷地聚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