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主持人左右環顧,朝身旁的宗教人士們發問:“貴宗派曆史上,有這樣的神跡嗎?”
“為神奉獻,鮮血一樣是榮耀。”某位宗教人士搖搖頭。——雖然沒有直接回答,但結合主屏幕左側同步展示的地球宗教史,眾人聽出了這位牧羊者的意思:初期傳教的時候,幾乎所有宗教都有前仆後繼的殉道者,從未聽說過如此順利的過程。
“米蘭大教堂,曆時五個世紀。”這是另一位宗教人士的回答。——地球13世紀建造一座宏偉的教堂都需要這麼久的時間,中古世界的建築能力遠遠落後,雖然沒有米蘭大教堂那麼誇張,但根據聖徒錄的記載,以及其他來自那些區域的後任主教們的描述,這五座教堂,至少也是艾克麗村莊教堂規模的兩倍。在全村都是信徒的前提下,艾克麗村莊的教堂都足足花了三年;光帶一個舌頭的學生,卻能將兩倍於艾克麗村莊規模的教堂,一年之內建造完畢,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西行取經,曆時17年。”
“西奈沙漠,四十年。”
“……”
宗教屆人士先後發言,基本持近似的態度:傳教當然很重要,但也要尊重曆史進程。
“最開始……”問完一圈,麵向鏡頭,主持人總結道:“我們也確實這麼認為……地球宗教史上也有類似的情況:後任教士們牽強附會,將幾代甚至十幾代教士共同努力的成果,通通套在最初開拓者的頭上……”
“然而,這一段神話,卻完全符合語言組同事們發現的疑點……”主持人雙手一攤:“要讓五個地方的宗教用語口音演變率幾乎完全相同,隻能認為這段神話很多地方都是真的!或許教堂沒那麼快,但主宰宗教確實就是這麼一下子,一點磕巴都沒打,直接在這五個地方生根發芽了!”
“這是最大的異常現象。”
主持人手中的小棒在“聖徒錄”的位置重重地敲了幾下:“另外,根據語言組同事們提供的時間點,在聖典、聖徒錄和主教生平事跡中,我們還發現了很多奇怪的地方。”
“以150-170年前為中間點,之前的時間,主宰宗教的典籍,絕大部分內容都集中於讚美主宰的偉大,闡述主宰宗教的哲學思維,以及農業技術的發明和推廣……”
“是的,你們沒有聽錯!”完全能夠預料到與會者的驚訝,主持人確切地說道:“在150-170年前,神話階段,正常的宗教領域事務外,主宰宗教的絕大多數精力,主要集中於農業技術的發明和推廣,以及信眾的繁衍和生存!在這個時間段內,主宰宗教的覆蓋區域,人群密集程度通通提高了三倍!”
“說這個時間段是‘神話’,主要神話的地方在於這段時間內,不可思議的技術推廣速度,不可思議的信息傳遞速度,不可思議的人口生存率……真正提到神跡的時候反而很少,或者是明明非常驚人的神跡,卻隻是輕描淡寫地一筆帶過,不以為奇。”
說著,主持人念了一小段:“饑餓並不可恥。聖/布萊指著大樹,綠色的光從天而降,樹葉變成了麵包。聖樹庇護,人們可以休憩了,疲憊的大地也可以休憩了。來年,人們精力充沛,大地也精力充沛,播下的種子,得到了倍計的收獲。”
“瞧瞧……”主持人砸砸嘴巴:“如此神奇的現象,聖徒錄居然隻記載了11個單詞(注1),關於讓土地輪耕的教導內容,反而有83個單詞……”
“這和150年後的典籍,完全是兩個極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