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雅玲一聽,頓時叫了起來:“不行,你們兩個的診療技術根本就不在一個檔次,這種比試有什麼意義?肖曦,你別答應他!”
隔壁店子一個中年男子又開始起哄了:“小玲,這小哥到底是你什麼人?你這麼回護他幹什麼?是騾子是馬,就讓他出來遛遛唄!他既然敢說那樣的大話,肯定也是有兩把刷子的,你到底擔心什麼?”
說到這裏,他又賊兮兮地瞟了瞟張雅玲,笑道:“小玲,你是不是害怕這小哥真的不再來找你了!”
周圍的人聽到最後那兩句下流話,都轟然大笑。
張雅玲臉一紅,將手在腰上一叉,杏眼圓瞪,露出了潑辣的本性:“王麻子,你個砍腦殼死的!我可警告你,你媳婦已經幾次跟我說:你下麵不中用了。你再不看病吃藥小心她偷偷摸摸給你戴幾頂綠帽子,那時候才叫丟人現眼呢!”
此言一出,周圍的人又是一陣哄笑。
隨後,他們都抬眼看著肖曦,看他敢不敢答應。
肖曦又在心裏默謀了一陣,覺得隻要按照師父傳授的“真氣回波術”去診脈,即使不能完全準確,應該跟史義晶差得也不會太遠。
於是,他霍然抬起頭,對張雅玲說:“玲姐,我跟他比試,你別再阻攔我了!”
張雅玲轉過頭,用看怪物一樣的目光盯視著他,良久,才生氣地說:“你這楞小子,你拿什麼跟人家比?人家是中醫專家、副教授,你就是麻將館一個小夥計。你跟他去比診脈治病,不是拿雞蛋去碰石頭嗎?我可警告你:不管你比贏比輸,都不許離開我的店子!”
原來,她以為肖曦是想故意比輸,借這個機會遠離自己,所以心裏格外生氣,也顧不得周圍的人會怎麼想,衝口就說了出來。
這時候,最先鼓動肖曦跟史義晶比試的那個中年男子,主動站到他們麵前,說:“我身上有幾處小毛病,是在醫院體檢查出來的,至今也沒好。兩位如果要比試,我願意給你們做試驗品。”
周圍的人立即熱烈地鼓起掌來。
肖曦抬眼看看史義晶,不動聲色地問:“史教授,你是前輩,說說比試的規矩吧!”
史義晶從鼻子裏“哼”了一聲,說:“很簡單,中醫看病,講究望、聞、問、切‘四診合參’。但是,為了公平起見,今天我們省略‘望、聞、問’三個步驟,就以切脈方式診斷這位老弟的病情,怎麼樣?”
原來,史義晶人品雖不怎麼樣,但診病的水平卻相當高。
而且,他有一項別人很難企及的特殊技能:盲診,就是不用‘望、聞、問’三個步驟,僅靠切脈,就能基本判斷病人哪個部位有病變……
肖曦聽他提出要“盲診”,正中下懷:因為他的“真氣回波術”,其實就是典型的“盲診”技術,根本就不需要“四診合參”,完全可以省略望、聞、問三個環節。
於是,他點點頭說:“行,就按你的來。”
史義晶見肖曦毫不猶豫地應承下來,心裏竊喜,轉了轉眼珠子,又說:“小子,你是後生小輩,我禮讓三分,讓你先給這位老弟切脈,如何?”
說著,他就抬眼看著肖曦,看他有什麼反應。
原來,他所謂的“禮讓三分”,讓肖曦先診脈,其實是在耍小聰明:因為切脈時,周圍環境越安靜,病人的心境越平和,切脈的準確性就越高。
而現在,周圍的環境非常嘈雜,那個給他們做試驗的中年男子,也正處於一種看熱鬧的興奮情緒之中,誰先給他切脈,受環境和病人心態的影響就越大,診脈的準確性就會大大降低……
肖曦當然明白這一點,心裏罵了一句“老狐狸”,臉上卻一點都不表露出來,欣然應道:“好,那我就不客氣了!”
此時,看熱鬧的人早就從隔壁店子裏搬出了一張桌子、兩把椅子,組成了一個臨時的診病台。
為了公平起見,一個店老板自告奮勇出來當公證人,並讓那個接受“脈診“的中年男子避開人群,秘密在一張紙上寫下他身上的幾種毛病,並將紙條折好交給公證人保管,待肖曦和史義晶脈診後,他們兩個人也秘密用紙寫下他們診斷的結果,然後與中年男子寫下的病情對照,誰診斷得正確,誰就獲勝……
當中年男子寫好紙條交給公證人後,比試正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