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大戰拉開帷幕(1 / 2)

進入21世紀,中國已經崛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國際政治、軍事鬥爭需要謀略,需要掊鬥折衡,長筭遠略。中國從積貧積弱中一路走來,從來就沒有軟弱過,在弱肉強食的“叢林”世界,在西方列強虎視眈眈之下,哪怕有一點軟弱、退讓,中國也不可能從一個最貧弱的國度,一躍而崛起為世界政治、經濟、軍事強國!

了解建國後中國所走過的艱難曆程,就一定能堅定一個信念,那就是,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從來就是一個奮發有為的黨,與時俱進的黨。新中國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終高傲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我們從來就不曾真正軟弱過!

讓我們把視線,從高大上的感慨,重新拉回烽煙正起的祖國南疆。

朱國英等人在七十年代初,越戰戰火正酣時,受命進入中南半島。他們巧妙借助國際資本,以湄公河神獸納加為名,注冊公司,迅速站穩了腳跟。這次邊境形勢嚴峻,朱國英親自進入安北大平原,收集安南軍隊進攻作戰的相關信息。

但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安北小組被821特工團盯上,付出了重大犧牲。

所謂屋漏遭連夜雨,就在安北小組失敗的同時,遠在湄南河畔的暹羅首都軍貼市,也發生了驚天動地的大事件。我駐軍貼市的納加小組總部,受到兩股不明暗黑力量的血腥襲擊,納加公司和我納加小組損失慘重。

地理上相隔遙遠的這兩起事件,顯然是互相聯係的。為盡快收拾殘局,穩定中南半島我隱蔽鬥爭形勢,同時為我邊境鬥爭謀勢,總參二部二局,命186部隊迅速派出強有力戰術小隊,進入中南半島。

兄弟小隊就是在這樣的形勢下,出征一盤亂局中的中南半島,揭開了又一段鐵與血、生與死的戰鬥傳奇!

隻不過,這也是後話,是即將要發生的故事。

安北小組深入虎穴,在安北紅河三角洲孤軍奮戰的時候,我情報人員還從南亞情報市場上,花重金購買到了另一份安南軍隊作戰計劃《草要》。這兩份情報,互相佐證了其準確性。情報戰線付出的重大犧牲,為我軍正麵戰場贏得了寶貴的戰役準備時間。

至此,我軍前指雖然仍不掌握敵計劃全部細節,但已大致掌握了即將到來的老山戰役敵計劃梗概,即代號為“MB-84”的“北光戰役計劃”概要。

為了徹底粉碎敵“MB-84”戰役計劃,我陸軍第14軍前指認真總結了6.11防禦作戰的經驗教訓,全麵分析了敵進攻作戰的特點,並準確判斷出敵重點進攻的兵力部署和主攻方向。

即我控製的1072高地、142高地、八裏河東山向敵方凸出,側翼暴露,東西南三麵受敵,便於敵多方向圍攻。1072高地與敵之74號陣地,那拉方向與敵之411、251、156諸高地,相距僅有100-300米,使我無法建立前言警戒陣地,便於敵依托陣地向我發起突然進攻。

我方控製的662.6高地和那拉地區,是我外圍防禦陣地中心。敵勢必要強攻這些要點,而一旦敵進攻得手,將掌握攻擊的主動權。既可從兩麵直接威脅我老山主陣地,向東也可以控製我八裏河東山地區。因此,這些要點,必須是敵進攻之主要方向。

根據這一分析,我14軍前指迅速調整兵力部署,加速完善防禦體係,全麵配置防禦縱深。從6月20日開始,41師師部率123團主力、121團一部、師炮團主力,以及14軍坦克團1連、11軍122加農炮營、邊防一團、17團100迫擊炮連等部隊,迅速進入戰區,加入防禦作戰。

至7月上旬,老山地區敵我兵力配置是,第14軍前指所屬部隊已有6個步兵團共18個步兵營,而敵有34個步兵營,我軍和安南軍隊兵力對比為1:1.8。師屬以上炮兵營我有14個,敵為14個,我軍和敵軍炮兵火力對比為1:1。

敵我火力相當,兵力懸殊,但我軍為防禦一方,山嶽叢林地帶,易守難攻。14軍全軍上下,都充滿了必勝的信念。尤其是,老山地區如一個睡美人,山巔峰巒連綿,叢林綿密,也容不下更多的部隊,限製了14軍後續兵力展開。

安南軍隊經過1個多月的精心策劃、準備後,7.12大戰終於拉開了帷幕。

1984年7月11日夜開始,安南軍隊出動141團、149團、174團、226團、876團、198特工團、821特工團,以七個團的兵力,分五路向我老山戰場外圍陣地,開始戰役展開。

至7月12日淩晨前,敵進攻兵力已經在中國軍隊控製的船頭方向,逐次展開完畢。一場加強師規模的慘烈進攻,即將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