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巾幗英雄(1 / 3)

太平縣正值春時,楊柳青青,小麥拔節,桃花吐蕊。偶見矯燕銜泥,彩蝶振翅,一派安逸朝氣之感。

縣衙門口,一對石獅子,齜牙咧嘴,霸氣而威武。緊閉的朱漆大門旁,掛著一麵門鼓,半新半舊,顯是少有人用。

隻聽吱一聲,那大門忽地被人從裏拉開,十來個衙役整裝待發,捧旨舉牌。為首兩人,一老一少,左手鑼鼓,右手鑼槌,敲一聲邁步而行,眾人魚貫而出。鑼聲合二為一,震耳欲聾。

鑼聲稍減,那老衙役口中念道:“百姓士紳聽知,”

年輕衙役接道:“本差發布告示。”

老衙役又道:“皇上頒下聖旨,”

年輕衙役再道:“美女選送京師。”

老衙役接著喊:“凡有未嫁之女,”

“不管屬蛇屬馬屬猴屬雞。”

“限期三日,”

“三日限期。”

“報官聽選,”

“不得遲疑。”

“倘有欺瞞,”

“剝皮抽筋。”

“倘有欺瞞,”

“抽筋剝皮。”

兩人一唱一和,帶著隊伍穿街過巷。百姓聞聲而出,無不伸頸而望,告示所到之處皆是哀怨連連。

集市某處,亦是鑼鼓聲聲,可人們卻喜笑顏開,喝彩聲不斷。

秀才李玉路途經過,見人們將那圍得水泄不通,心生好奇,便也跟過去。在人群外輾轉半天,好不容易得了個空,欲躋身進去,無奈他一介書生,手無縛雞之力,身還沒動便被人擠出了老遠。

想紮進人堆已是不能,他心中不免遺憾,想著,也罷!還是以文會友來得重要。

偏此時,一群年輕人聞名而來,也不管禮儀尊卑,嬉笑擁簇著就往前擠。秀才想讓,已是不及。

混亂中他隻覺這裏被人推了下,那裏被人扯了把,天旋地轉一般。好不容易站穩腳跟,趕忙將頭上搖搖欲墜的帽子扶正。

秀才定眼一看,這才發現自己居然站到了人群最前頭。還來不及詫異,人們又是一陣拍掌叫好,引得秀才忙往前瞧。

這不瞧還好,一瞧也是一喜。隻見人群中央,一年輕貌美女子,身著白色綢緞小衣,外套玫紅衣襟,做江湖兒女打扮。柳腰處用一條粉藍汗巾係住,衣襟下擺恰成弧形,那白色絲綢褲下,是一雙淺藍繡花小鞋。但見她一手提劍,一手作勢,動作曼妙,身輕如燕。一個旋身,猶如彩蝶翩舞,然,劍到之處,又是風聲立起。

這樣將輕柔與淩厲完美結合在一起的女子,教李玉看著也是移不開眼,忍不住拍扇叫道:“好!”

女子一番舞刀弄槍後,一直站在道具旁敲鑼打鼓的老者,此時上前笑道:“列位鄉親,山外有山,樓外有樓啊!三人同行,必有師傅,小老兒不才,能與小女前來獻醜,挑夫之人,不過是糊口而已。技藝粗淺,還請多多原諒。”托著鑼鼓,對眾人深深一鞠躬。

百姓紛紛拿出銅錢,老者上前接過。

賣藝女子亦是眼尖手快,拿了個托盤跟著一鞠躬。嘴裏說道:“行船不離舵和槳,出門就靠眾人幫。大哥哥耶,幾個小錢莫掂量。”

那些男子見她技藝非凡,又生得貌美如花,櫻桃小嘴還能說會道,扔錢也格外大方。

女子接過這邊的錢,趕忙又去到那一邊,笑道:“大嫂子們啊,出手拋彩定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