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天機使然,吾道當興(1 / 2)

(開始幾章古風多了點,過了最前麵幾章,看不慣古風的讀者基本上應該就能適應了。)

紫宵宮金鍾九響,混沌一片的虛空之中亮起三道清光,一人騎青牛,一人乘龍車,一人騎黃牛,分別自下界徐徐而來。

說起這三位的來曆,在現在這個時間段,可謂是千古奇秘。

話說太古鴻蒙時期,這天地之間混沌一片,了無生氣。

不知何時,混沌之中出現一顆蒙蒙雞蛋,曆經數百億萬年,生一神人,名曰:盤古。

盤古初生,見天無天,地無地,除己之外,再無他物,心生寂寞。

就在這時,不知從何處飛來一斧,盤古得了斧子心有所感,便在混沌連劈四十九下,待再砍第五十斧時,清氣上升,濁氣下降,地水風火湧現,卻是天地生成的景象,便停下大斧。

這天地初開,地水風火膠合著陰陽太虛二氣不分彼此,陰陽相結,生出許多生命,盤古大喜,隻道終決不再寂寞。

隻是天道有定,容不得這許多太古神人出世。

先天六氣膠合一起,擁有無窮殺,無窮力,無窮危,又有無窮機。

三千眾神不過數日就被天地絞殺個幹淨,化做靈氣歸於天地,連盤古也庇護不得。

這三千太古神靈死後,有些運氣好的依附在先天靈寶之上,成為寶靈,或化生它物,雖失了靈智,但總算還有一線生機。

運氣壞的則被地水風火陰陽同化,徹底湮滅,永世不得超升。

這時天地也隨之萎縮,眼見天地漸漸萎縮,隨時可能再次化為混沌。

盤古大神不忍天地重歸混沌,眾生永世不得超升,便將盤古斧立於空中,定住地水風火,理清太虛陰陽。同時雙手舉天,腳踏大地,撐天住地不讓乾坤合閉。

盤古頂天立地,每一天就長高一丈,天地也被撐高一丈。

不知過了多久,天地逐漸穩定,盤古也疲憊不堪,心知大限將至,但這天地還需人頂。

心生一念,便將身體融於天地,化生萬物,滋養眾生。以脊梁為撐天之柱,頂住天地不能閉合。

盤古身死,天地皆哭,大道有感,降下無量功德,保住盤古一線生機,自身體中飛初三道清氣與十二道濁氣。

太清氣落於杏黃李,生於李子,是以名為李耳,自號太上道人。玉清氣乃盤古心氣,生於天地,是以名為盤古,自號元始道人。上清氣散與天地,後陰陽萌發生於雷霆,是以名為通天,自號通天道人。

其中通天道人又因是天地萌發而生於雷霆,得天地陰陽二寶,又名靈寶道人。

這三名道人,騎青牛者為太上道人李耳,乘龍車者為元始道人盤古,騎奎牛者為靈寶道人通天。正是這盤古元神所化,得開天劈地之無量大功德,來曆可謂是天地隱秘,除道祖之外,暫時再無人知。

三清到來,宮門早有道童等候,待他三人下了坐騎,便上前見禮道:“三位師兄安好,道祖請三位師兄在大殿等候。”

李耳、盤古、通天先相互拱手,均對兩道童點頭回禮,隨後步入紫宵宮內,各自坐在蒲團上閉目養神。

兩個時辰之後,一道清淨妙音自遠處傳來,但見混沌天外霞光萬丈,瑞氣千條,照應的整個混沌堂亮一片。

‘當’的一聲脆響,霞光仙雲瞬間收攬,但見鴻鈞老祖鶴發童顏,乘騎五爪金龍,左有青龍禦雲,右有白虎駕風,左手執龍頭杖,右手捧淨缽盂水,自天外飄然落入紫宵宮中。

“老師安好。”

“善。”

待各自坐定,通人性急,起先開口問道:“老師喚我等急刻前來,不知有何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