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許以工師(2 / 2)

呂子在此時說出來,也不過是圖個順水人情罷了。再說人事方麵的安排委任仍然是一家之主的王說了算,他可不敢擅自做主。當即表示工師一職還能遞上話,若是想去當將軍帶兵打仗,非君上不能許之!

假如求賢者沒為自己打算,那就另當別論了。他會提前跟人家說明這些,且不會借此獲取升遷的機會。事情有時就是這麼簡單,提前的告知會讓對方有個心理準備。如果同意跟來,那就是原則上已經認可這種拆分開的結果。歸國以後再出現各種人事方麵的安排,工匠大師就會默許此事。

關於這一點很重要,所以不得不多費些口舌闡述。對於這方麵的弊端答案,王翦顯然也是知道的。所以在請人家出山之前,就反反複複提醒這是國家派自己前來求賢,裏麵不存在個人的利益得失。雖然最終還是存在個人情世故,但它的理論基礎卻已在本質上發生變化。

我同意隨君前往,是為國家的統一為百姓黎庶的幸福而來。這本身就是對大義無限的熱愛與追求!人生在世本就庸庸碌碌,豈能就此再無信仰!?

總所周知,對於下屬官員的任命都是有秦王親自來決定的。照這個前提看,呂子此時的許諾就顯得有點吹牛的意思。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呂子有屬於他自己的建議權。而且這個建議權的級別極高,可以直接跟秦王麵談建議。

隻要不是違反國家的有關政策,君上也是會當場準奏所請的。所以說他剛才承諾王翦許以工師一職完全是有可能的,而且極有把握能夠實現這一許諾。

王翦對於他自己的未來其實早有打算,而且在十幾年前就已經準備好了。所以不管別人現在怎麼許諾,反正去大後方是萬萬不能的!

呂子現在可是如獲至寶,不管是王翦的歸來還是他手裏現在拿著的這把武器都屬於絕世寶貝。他的這位穿著動物皮毛的師兄可是老師口裏的優等生,如假包換的大將之才!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這句話可不是當笑話講的。

禦敵致勝需要的是精兵強將,可要是一人分根柴火棍上陣也就顯得太過牽強了不是。配給這些勇士以高精尖的武器,無疑於是如虎添翼。所以單憑進獻手中的這柄樣品劍,秦王肯定是會大賞特賞的。到時再趁機替王翦提出這個請求,相信自然是無不準的。

水到渠成的好事自然使得心情也不錯,當場跟王翦表示這件事情就由他來負責好了。不就是想出征打仗嘛,簡單的很!於是這事便初步敲定下來,著實讓這位王師兄偷著樂了好幾天。

王翦也是個有心之人,見呂子對青銅劍愛不釋手自然跟著高興。忙告個假轉身離開,不一會兒雙手捧著個長方形木盒返回。“大人!這個是屬下打算進獻給我王的天山劍,請您過目一下看看還有何不妥之處。若是那裏有問題的話,小人這就命工匠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