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大營的趙括低頭查看這地圖,點指著上麵的許多標示隨即分析出端倪。哼!原來是秦軍派出的通訊部隊,目的就是通知沒有收到撤退命令的兵團撤往丹水河。而這支通訊營還擔負著另外一個任務,那就是尋找趙軍包圍圈的薄弱環節潛入並將這個答案告知被困秦軍。
隨著種種推斷得出結論,趙括突然發現一個讓他興奮不已的結果。這支秦軍通訊營手中肯定有秦國的軍事地圖!這也是他夢寐以求的地圖!
趙括上次參加上黨戰役時不過搞到個地圖殘卷,就已經讓他崇拜的五體投地。若是此次能夠搞得整卷,我華夏大地的山山水水豈不盡在掌握之中!
不行!此次怎麼著也要想個辦法才是,絕不能再錯過了!打定主意的趙括心裏冒出個行動計劃,目的就是圍殲這股秦軍並獲取秦國軍事地圖!
既然此刻的目標得到確認,習慣雷厲風行的趙括當即命人押幾名秦卒俘虜過來。
看著一字排開的幾名秦卒,趙括馬上命人給他們鬆綁示好。“眾位都是吃軍糧的,本人也是!唯一不同的是,你們是秦人而我是趙人。不過說來道去的,我們其實都是周天子的軍隊。爾等手中若是有兵器,秦人為秦國作戰便是本分。可要是沒有兵器,我趙軍是優待俘虜的!”
那個念頭雖然沒有普及普通話,但文字發言都是差不多的。其中也有區別,就是各諸侯國有各自的方言土語。但這並不需要帶著個翻譯在身邊,隻需在交流時將語速放緩就沒問題。
趙括就是這麼做的,去掉方言中零碎後慢慢說道,好讓這幾位秦人都能聽懂。見他們都已經聽明白,這才繼續咬文嚼字表示此次有沒有人願意為趙國做點事情。如果有人同意的話,你們隨後可以考慮去趙國定居的問題。
福利方麵好說!隻要秦國能給你們的,我趙國照樣沒問題。不僅全都給足,甚至還有可能加倍補償給大夥兒!
秦軍中看誰的職位高低有好幾種辦法,根據周製軍隊序列可以通過此人身上所穿的甲胄和所持的佩劍得出答案。而秦人卻在其中又添加了一項,那就是他們頭頂的發髻和裝飾物來區分出職務大小。
再說這又不是什麼機密事,各諸侯國都知道秦人還有這個愛好。在眾人看來此事有點畫蛇添足之嫌,實則不然。甲胄還有破損或者是特殊原因沒有穿戴,而將軍佩劍也有可能在戰鬥中遺失。
萬一出現這種完全可以料想到的情況,戰鬥中失去佩劍的官長還沒法指揮軍隊了嗎!?當事情發展到這一步,秦國將軍頭頂上的發髻就會接替他們的甲胄和佩劍的作用。
而發簪的好處甚至比甲胄和佩劍還要有效,因為在混戰中讓人能夠一目了然的恰恰是每個人的頭頂。除非是被敵人給斬落下來,否則距離再遠也能被眾軍卒看到並且知道將軍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