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有這個前提,張平完全可以在營門口詢問守衛可曾見到大將軍。呂子是正大光明騎馬回營的,兵丁守衛自然而然會告訴張平事實真相。
王翦聽明白是昨夜發生的事情,這才把心放下來。於是上前安慰張平休要再悲傷,因為咱們福大命大的呂將軍已經安全返回營地!
正在犯愁的呂子在大帳內就聽到外麵傳來哭聲,心裏也是暗暗納罕。但就目前所麵對的問題,早已遠遠超過出去一探究竟的好奇心。
“一共完成多少套!?咱們的大王那邊送過去了嗎?王翦諸將的也會隨後送至嗎?”
聽到呂子說出的三個問號,孫十三頓時有種恨鐵不成鋼的念頭冒出來。你知道因為戰爭,我秦國對於青銅的需求已經到達供不應求的地步嗎?你知道製作一套青銅甲所需甲片是多重嗎?這好歹也是呂楚對你呂子的一番心意,你知道嗎!?
注視著放在桌上的秦國新式甲胄的呂子沒有聽到答複,轉頭看看孫十三的表情隨即明白了一切。伸手將青銅甲胄卷起來裝回箱子後,說道:“煩勞孫將軍辛苦一趟,把這套護甲給咱們大王送去。”
當時的各諸侯國為增強自己的軍事實力,大多都是窮兵奢武的。大量擴充軍隊的同時,也就對製作武器所用的青銅礦控製的極為嚴格。若是民間私自開采銅礦,一經發現就是滿門抄斬的罪過。饒是如此,各諸侯國發現的青銅礦產也是供小於求的。
周朝鼎盛時期,各諸侯國的將軍甲胄大多還是青銅甲。可是隨著周朝控製力日消,紛紛雄起的霸主為大肆擴張土地而發動侵略戰爭。跨世紀的戰爭所帶來的結果,就是許多低級軍官的銅甲都被換成陶土甲。
當周天子周赦王被戰國雄起的齊、楚、韓、趙、魏、秦七個強大諸侯國排擠到洛邑之時,超出極限的青銅需求已經僅限於高級將領裏麵還有人身穿青銅甲出征。即便如此,也早已不是保護全身的配甲。
秦國即使有公孫鞅的變法維新,但經濟基礎起步太晚也是不爭的事實。再加上秦國地處當時的偏遠地界,其對於金屬礦產資源的開發更是跟不上形勢。也就導致出征的秦軍兵卒大多以赤膊上陣,頂著青銅盔出戰的都屬於是大戶人家。
綜合以上的結論可知,呂子此時所麵對的青銅甲當屬奢侈品。令人尷尬的國情就是如此,如何能讓他心安理得地穿上這套護甲!?
孫十三並未領命帶著箱子離開,因為製作工藝的失傳導致這套甲胄還沒有經曆過實戰檢驗。現在也可以這麼認為,這套護甲其實是一件試驗品。
當他慢慢把事實說出來,呂子這才聽明白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敢情是讓自己穿著臨敵試試能否抵禦住飛來的箭矢,早說嘛!於是不再堅持,提起青銅甲放回桌子上。
隨著青銅片發出清脆的響聲,呂子頓時想起王翦身上此時還穿著那種由陶土甲片組成的背心甲。“我說十三啊!我覺得這個吧,最好還是讓王將軍穿著比較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