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秦軍箭陣是采用橫隊與縱隊相結合的組陣方式,除前排為三列橫隊外,其餘組成人員皆在縱隊之中。如果將其中一部分分離出來,就是一個被拉長的倒【山】字型陣列。所謂的被拉長,是指縱隊也就是【山】字型上麵的三條豎杠要超過橫隊的排列長度。
處在縱隊之中的弩弓手不僅可以給橫隊提供大火力支援,同時還會在橫隊弩弓手出現傷亡之時提供兵員補充。
最容易被攻破的就是橫隊,因為它是以麵應對來犯之敵,而最不容易被攻破則是縱隊,快速突擊的騎兵一旦突入進來就會同時遭到兩側的攻擊。
秦軍箭陣後麵的,就是主將陣。此陣不僅有機動力超強的騎兵把持,還有攻守兼備的戰車隊。而身為主將的呂子,就處在更加偏重於防守的主將陣之中。
天地尚且有缺,最優秀的防守措施也是如此。嚴謹隻能代表態度,完美隻是相對而言。
處在縱列之中的弩弓手被突入的趙軍衝散,紛紛給箭陣之中的短戈手閃出位置,以便讓這些負責防禦的隊員趕緊上去解決仍不斷闖入軍陣的趙卒。負責保護防禦的短戈手隻是針對偶爾突入箭陣的少量敵軍配置的,此時應對大規模突防頓時顯得捉襟見肘。
除箭陣橫列的弩弓手仍頑強阻擊源源不斷而來的趙騎兵外,縱隊的弩弓手到處尋找合適的射擊機會。
為追求弩弓的超遠射程,也就使得其穿傾力太強。一旦近距離射擊敵人,很容易擊穿目標並引起誤傷。也可能是考慮到這個原因,箭陣應對破陣之危一般都是通過自身消化應對。而秦軍的疇騎,則隻會提供外圍的阻擊。
短兵相接,上手就是個生死抉擇。兵器的碰撞與士兵的怒吼徹底將還在打瞌睡的死神喚醒,突然躍出地麵的同時揮舞起鐮刀瘋狂地收割生命。
恰恰就在此時,秦軍主將被刺的消息如瘟疫般傳了出來。使得為突防付出巨大代價的趙卒的精神為之一振,迅速將明顯開始出現萎靡的秦軍氣焰壓製住。
全身浴血的趙括一擊命中,剛想過去再補刺卻被湧上來的秦卒包圍。左擋右殺,最終隻能放棄這個想法。一挺長矛將幾名秦卒打下馬,抽身隱於衝上來的趙騎兵陣中,然後猛地大喝一聲。
“秦主將已死!為了趙國!為了趙王!衝啊!”
整齊的秦一師軍陣被破陣的趙軍這麼一攪,頓時散亂成一團。再發現猛如天神降臨的馬服君首當其衝率隊突擊,這膽氣都快要嚇破了。若不是經過魔鬼訓練出來的兵卒們心理承受能力極強,現在早就轉身落荒而逃。
看到所謂的秦軍最精銳的一師竟然如此不堪打,剛才還在擔心的趙兵卒也就沒了壓力。隨著戰意從胸中冉冉升起,凝聚起來的漫天殺氣張開雙臂準備攬住慌亂的羔羊。
多虧秦騎兵反應及時上前抵住趙軍的攻勢,這才保住翻身落馬的呂子的性命。要不然的話,單憑紛亂的馬蹄踩踏也夠喝一壺的。
被七星烏騅馬拉起來的呂子揉揉胸口,一陣刺痛傳來差點讓他以為自己的肋骨都斷了。看看身上的青銅護甲,竟然被剛才的突刺破損了。還沒來得及暗歎護甲確實能夠經受住實戰檢驗,卻突然發現真正抵禦住刺穿的,原來是昨夜白起交給他的八角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