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生辰宴(二)(1 / 3)

兩河蔥鬱,環山靈秀,河水澗澗,鳥鳴魚集。清遠悠揚間,深沉似雁回。放眼過去,層巒起伏,鐫刻岆遙。

沈水笙騎著“玉追”隨興高采烈侃侃而談的沈蕙綢一路顛簸,終是勉強來到了東湟穀地,踏入了渤州的中心城,潢梁郡。

“潢梁郡的百姓們,都生活在河穀地帶?”沈水笙抬眼望了望剛剛策馬奔下的山脊,有些惶惑。

這樣的地勢地形,並不是一個絕佳的城郡據點。

如果萬一,是說萬一,萬一周邊的聖仙、香德樂都或鮮慕部落起兵犯上,自高處攻入圍困的話,那潢梁郡的居民,豈不全成了甕中鱉?

沈蕙綢聰慧解意,笑眯眯道:

“你擔心我們潢梁郡的城防?放心吧!都督大人布防留下的駐兵,都是一等一的好手,而且東湟穀地內,雖然華夏族人遠遠少於這裏當地的異族百姓們,但是,都督大人治軍嚴謹已經十多年了,你問問阿多和普穹?在渤州境內,誰人不畏懼晏鷹這個名字?更不要說在整個東湟穀地,上至任何一族的族長,下至三歲童孩,都敬都督大人一分。”

“話倒也不能這麼說,畢竟事無絕對。”吳符溫和的目光投向了沈蕙綢,輕輕提醒著:

“譬如最近數月,都督大人不在渤州境內,是否就憑白多了很多波折呢?若有人趁亂興起了異心,總是不能沒有防範後手的。”

沈蕙綢有些不解,爽朗笑得並不在意:“你說的我明白啦。可你不知道,我們這裏與你們綾北不同——這裏可是渤州,是都督大人管轄的渤州,一向安居樂業、牛羊野馬祥和太平的渤州耶。”

“渤州再怎麼不同,不也是屬於華隆國的一部分麼。”連生嘟囔反詰。

“欸!你說的沒錯,都是華隆國的子民,所以,更不會有你們擔心的事情發生的!”阿多振振有詞,瞪著眼道。

陳桉此時撩起了簾子,輕輕一笑:

“可潢梁郡的北邊上,不還緊挨著個鮮慕部落麼?”

這話一出,本來跟著沈蕙綢與阿多點頭的普穹,也是一愣:

“鮮慕啊......他們一貫在隴西郡安分守己,對都督大人敬畏得很,不會有事的。”

沈蕙綢點點頭:“是啊!而且我聽外祖母說,這回都督大人進京之前,受了那西平公的懇請,是要給他請一個正式的誥封回來的。”

陳桉一怔,抬眼看向了沈蕙綢,確認她並不是在說誑話,於是思忖道:

“這西平公,前些年就學著咱們華隆國設學選才取士,現在卻又做小伏低,要請陛下給他正式下詔書請誥封?......”

阿多撇嘴傲然:“這可不就是害怕了咱們都督大人,願意臣服華隆的態度嘛!”

吳符也略有所思的點點頭。連部落屬地裏的官製都仿著華隆國的模式來,如今又陳請身為渤州都督的軍司馬晏鷹為他進京麵聖求封,看來,這位一向雄才偉略的西平公,終於是肯臣服於華隆國,合二為一,默認要將鮮卑部落融入進華夏闊土的前奏了?

說話間,不知不覺,一行人已至了潢梁郡的城中,翠翠鬱鬱之間,掩著一座古銅色的府院。走近了一看,那蒼褪鐫刻著的“晏府”,斑駁卻不失沉穩。

普穹將沈蕙綢扶下馬,先行去叩響了晏府的木門。好一會兒,貼耳聽著門縫裏吱嘎的聲響,普穹朝裏頭大喊一聲:

“蕙綢小姐回來啦!”

沈蕙綢嘿的一聲,連忙讓才鑽出陳桉馬車的阿多前去捂住普穹的嘴。卻是來不及了。

果然一陣窸窣。

片刻過後,大門打開。

“蕙姐姐!”

“沒規矩!”

定睛一看,正是晏府的一身素錦的格桑娘,左手攙著一位伴著卓瑪白瑪兩姐妹在身邊的老嫗,右手抓著自己女兒拉姆的手,慈眉善目卻顯得威儀;那另一位眉目之間與卓瑪白瑪兩姐妹有些肖似的藍布老嫗,滿眼慈愛,看起來一臉的爽氣,和說不出的和善。

“格桑娘!阿善娘!”沈蕙綢親熱的上前去擁抱了她們,熱情撒嬌傍著她倆的胳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