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秦七世苦惱不堪的時候,三皇子秦政卻是開口驚醒了秦七世。
“哦?皇兒,你有什麼好的辦法,快說給朕聽聽。”秦七世驚訝的說道。
聽到三皇子秦政主動開口,眾位大臣也紛紛停止了爭執,他們想聽聽這位一向不怎麼在朝議上說話的皇子是如何打算的,他們更想知道這位年紀最小的皇子,是不是以後真的能登上大寶之位。
“父皇,兒臣覺得這次東南四郡的暴亂也是由於當地的官員倒行逆施而造成的,那些當地的百姓大部分也是無辜的,他們隻是想活下去。父皇,如果您真的要將他們全部斬首,那勢必會引起天下動蕩,更會動搖我漢唐根基;如果按照蔡大人的言論,那恐怕更會引發更大的災難;兒臣想來想去,舉得有一個辦法或許可行。”秦政說道。
秦政平時在大殿之上對眾位大臣很是尊敬,也很少做得罪人的事情,更在一些大事方麵毫不糊塗,因此甚得中立大臣的喜歡。見到秦政如此說話,這些大臣也紛紛附和。
秦七世卻是沒有管那些大臣的言語,徑直問道:“皇兒,快將辦法說給朕聽聽。”
“父皇,其實處置這些暴民無非就是不能讓他們聚集在一起,也不能讓他們有過多的精力花在其他歪門邪道上。不過,父皇,我們是不是反過來想想,隻要民眾他們的基本要求得到保障,隻要他們辛苦勞作就能收獲,那這一切是不是就迎刃而解了呢?其實這次東南四郡暴亂的根源在哪裏,父皇應該很清楚。”秦政胸有成竹的說道。
“不錯,三皇子殿下說得果然一點也沒錯,臣也是這樣想的,不過臣並不覺得東南四郡能提供這樣的條件,就算陛下花大力氣整頓,那也做不到那些條件。”何中興接著說道。
“哦?何愛卿,為何有如此一說?”秦七世好奇的問道。
“陛下,東南四郡的地理位置相當重要,而且東南四郡的良田經過百年的深耕,土壤很是肥沃,而且東南四郡多的是世家大族,大商販也如過江之鯽,數不甚數。陛下,您覺得讓這些人將自己手中的良田拿出來,他們會願意嗎?”何中興笑著反問道。
“哦,原來是這樣,何愛卿言之有理。雖然古人有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不過這些世家大族自然是有地契等證據在手中,朕倒是不能壞了律法。既然東南四郡不適合這樣做,那麼皇兒,你如此講莫非已經有了好地方?”秦七世反問道。
“父皇,兒臣倒是覺得有個地方比較符合這些條件。”秦政道。
“哦?皇兒所指何處?”秦七世想來想去,也沒用尋找到合適的地方用來安排這些人。
“父皇,難道您忘記了剛剛冊封的巴郡臨時郡守嗎?據兒臣所知,巴郡連年飽受哈薩族入侵之苦,普通民眾十不存一,而且漢中三郡向來也是產糧大戶,隻不過一直沒有人去好好的耕種,很多肥沃的良田都荒廢了。這次如果能將這一百多萬的帝國百姓移居到巴郡,一方麵解除了帝國隱患,二來也可以促進巴郡發展,如此一來,何樂而不為呢?再說,父皇,如果您擔心這些暴民還會興風作浪,那其實也不會危及到帝國根本,畢竟從漢中三郡想要到帝國腹地,唯一的通道是在父皇的手中,那還有什麼值得擔心的呢?兒臣一直擔心哈薩族的報複,這下好了,一下給巴郡增添如此人口,想必嶽雲還要感謝父皇隆恩浩蕩呢。”秦政不急不慢的說出如此一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