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陸府和富陽府的局麵很是平穩,因此孫兵命令二府各留二個師團的力量進行戒備,其餘部隊則陸續返回白玉府,進行訓練。
嶽雲在孫兵等人的陪同下,帶著步驚風和步驚雲二兄弟前往大校場觀看部隊訓練,途中,嶽雲邊走邊道:“步家二兄弟是畢業於蘇比斯帝國陸軍指揮學院吧?”
步驚雲驚訝的問道:“嶽大人怎麼知道?”
嶽雲笑著道:“想知道情報還不簡單?不知道二位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難道二位不是漢唐族人?”
步驚雲苦笑道:“大人,你猜得還真準。我們兄弟二人本是漢唐帝國巴郡少數民族—苗疆族人,因為祖上曾經是前朝大將軍,所以家父一直想著恢複前朝榮光。我們兄弟二人自然被他安排到蘇比斯帝國進行秘密訓練,以便將來有朝一日能夠光複前朝。”
嶽雲疑惑的問道:“這裏麵的曆史,嶽某並不知道,嶽某很好奇,前朝究竟是為什麼而亡國的呢?”
步驚雲苦笑道:“大人,說來話長,簡單一點就是前朝最後一任皇帝紂王昏庸無能,寵信奸臣。適逢全國災荒,奸臣秦奎之流居然不思安撫民心,反而引誘皇帝終日嬉耍,不理朝綱。家祖憤懣之下,辭官歸隱,後來謊言終究有被拆穿的一天。紂王這才恍然大悟,連忙發出聖旨,並從國庫緊急調運糧草物資,意圖安撫民心,可惜棧道被毀,等到修複完畢,漢唐高祖皇帝羽翼也豐滿了,他率領大軍將原本的救濟糧搶掠一空,並發表檄文討伐紂王。紂王大驚之下,派大軍前往鎮壓,奈何路途遙遠,加上沿途受到無窮無盡的騷擾,出兵三次皆大敗而歸。漢唐高祖皇帝扼守棧道,將其他郡全部收複麾下後,然後禦駕親征漢中三郡,紂王不敵,在皇城自焚而亡。在紂王死後,大臣們紛紛四散逃命,或躲入山林,或遠走外族。漢唐帝國成立後,在二世、三世皇帝的示意下,大肆對漢中三郡盤剝,搞得民不聊生,後來在四世的時候,漢中三郡終於抑製不住內心怒火,奮兒反擊,可惜功虧一簣,後來也陸續有起義,不過由於地形加上帝國實力過於龐大,都失敗了,而那些義軍也淪為盜匪,為禍漢中三郡。漢唐帝國皇帝見漢中三郡內鬥,於是便放任不管,隻扼守著漢中三郡通往帝國腹地的棧道,一直到現在。”
嶽雲笑著道:“既然紂王無能,為何那些遺老遺少還要起兵反抗呢?”
步驚雲道:“這裏麵是有些人想借此機會獲得利益,也有些人的確是想光複前朝榮光,家父則是後麵那群人。”
嶽雲正色說道:“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步老既然已知漢唐帝國目前國泰民安,為何還要做出如此舉動?難道真的要將戰火燃遍天下,造成百姓流離失所,他才甘心麼?”
步驚雲沒有說話,倒是步驚風接過道:“哼,你別在那裏竟挑漢唐帝國的好處說,那你為什麼不說現在漢唐帝國內憂外患,皇帝昏庸,百官無能,地方政府黑暗,軍隊絲毫沒有戰鬥力呢?”
嶽雲道:“地方黑暗,這個我承認,不過漢唐帝國皇帝昏庸和百官無能,這二個觀點我是絕對不讚同的。目前漢唐帝國之所以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是有很多因素造成的。世家大族和地方豪強紛紛掠奪普通民眾的財富,造成天下十有六七的良田全部在這些人手中,百姓連肚子都吃不飽,你們覺得他們會怎麼樣?漢唐帝國朝廷目前對於身份還是很看重,那些平民出身的、很有才華的人卻得不到重用,反而是那些草包之流紛紛登上大堂之雅,真是貽笑大方。帝國軍人在長久的和平環境中已經退化,他們已經失去了身為蒼茫大陸最強大帝國軍隊的信心,更是有一些隻知道溜須拍馬之輩被提拔到軍隊重用崗位,結果卻是害了帝國軍隊。帝國三十五萬遠征軍,就這樣不明不白的死在了騰格爾草原。”
“既然大人知道帝國目前很是黑暗,為何還要逆天行事呢?”步驚雲反問道。
“至於是順天還是逆天,我們目前都不知道,隻有等將來的曆史來評判。我現在身為帝國一郡之首,更是軍政全權負責,我首先考慮的是我治下的民眾生活十分安穩,他們能不能看到活下去的希望,他們每天的勞動是否能夠將家人養活。隻有這些條件達到後,我才會考慮其他,我不會像某些人借著正義的幌子,做著那些雞鳴狗盜的事情。”嶽雲不屑的說道。
步驚風和步驚雲沉默了,因為他們想不到該怎麼反擊。事實就放在二個人的麵前,嶽雲並沒有限製他們的人身自由,不過他們在外出的時候,是需要帶上鬥篷,也需要親衛押送的。步驚風和步驚雲這幾天一直在白玉府四處轉悠,他們詢問過普通的農民,也詢問過那些剛剛定居的手工業者,既詢問過白玉府土生土長的人,也詢問過剛剛移民的東南四郡民眾,還詢問了山嶽族人。不過令他們感慨不已的是,這些民眾無一例外的對嶽雲是推崇備至,他們見不得自己說嶽雲一個不好,本來還笑臉相迎的他們,在聽說自己說嶽雲的壞話時,立即翻臉,並將它們趕出家門。用他們講得最多的話來說,就是‘你是不是蜀郡和漢中郡那幫家夥派來的奸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