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夏四十八年,時值初秋,洛九正於京城城門外,抬頭打量眼前高聳的城牆,身邊的公子同樣下了馬,目光隨她一同看過去。
皇城威固,磅然大氣,一磚一瓦無不昭示著天家威嚴。
她在心裏暗歎,有多少人窮極一生想爬到這裏,為那短暫的黃粱一夢,說到底,不過是座冷冰冰的城,
秋風起了,空氣微涼,身側之人走近,似有清茶香氣。
他的聲音落入耳畔。“半個月,助玘瑤坐上太子妃之位,做得到嗎?”
她收了視線,收起諸多感慨,換上以往的散漫模樣,眉毛一挑。
“若做到了,獎勵我什麼?”
他輕笑,“四海之內尋得到的,任爾挑選。”
“一言為定。”
……
他們此番趕來皇城,是因為秋日裏有件大事。
明夏皇帝五十大壽將至,自後宮嬪妃到文武百官,無不卯足了力氣,想待壽宴之日大獻殷勤。
但與一幹人等的熱切相比,皇帝最為器重的一個兒子,當今太子爺倒是沉得住氣,自多日前率兵南下,平定番邦衛國的叛亂,至今未歸。
皇後娘娘每日派人送去書信,時時催促,令他大壽之日前一定回來,終於盼到一封回信,卻隻書“歸期未定”四字。
皇後娘娘垂眸拭淚,“隻怪本宮在太子幼時疏遠了他,使得我們娘倆如今不親近……”
一旁的宮女連忙勸慰,“太子殿下隻是以國事為重,娘娘切莫傷心,切莫傷心。”
“你不知,”皇後止了淚,“他一年到頭在外,兵馬刀劍裏走過,身邊除了那個符公子,再無別人照顧,本宮隻盼他此次回來,給他定下親事,他心裏有了牽掛,才不會整日往外跑。”
她邊說著,邊拉起了宮女的手,“夏娟,你說太子心裏是不是還想著那個人?”
宮女嚇得一抖,戰戰兢兢地答,“這個……奴婢……”
“算了,你知道什麼,”皇後嗔她一眼,又兀自下決心,“等太子此次回來,本宮定要求陛下給他賜婚。”
皇後娘娘是位富貴閑人,她宮裏的一眾人等也多是閑人,閑得發慌,隻能談談八卦。不出幾日,皇後要為太子選妃的消息便傳遍了大街小巷。各府裏的小姐紛紛瞪起了眼睛,家世顯貴的,家世不顯貴但人生得標誌的,人長得一般但才華出眾的,都紛紛打聽門路,躍躍欲試,整座京城暗湧著一股異常的躁動。
有人急著籌謀,有人悠閑趕來看熱鬧。
夏侯律進城時,隱隱聽到守城的士兵低聲耳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