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測試,使用的是一架經過改裝的波音737,這架波音737的定位係統、海拔、對地速度、空速等數據的來源全部都被改裝,所有數據均由東辰定位係統來進行提供,而飛機的自動駕駛功能,也進行了升級,並且與東辰定位係統進行了匹配,可以說,這架飛機,目前搭載的定位與自動駕駛係統,就是張雲楓將來要實際應用在東辰自己的飛機上的全套技術。
現如今民航客機所謂的自動駕駛,說白了無非就是在起飛並進入巡航高度之後,鎖定坐標,由飛機在空中實現自我飛行,但是,要談到真正的自動起降,這基本是等同於癡人說夢。
但是,張雲楓不但要讓這家737自動起降、自動飛行,甚至要模擬最惡劣的情況,也就是,完全沒有可視狀態的情況。
整個機場陷入一片黑暗,塔台、建築物以及跑道上的指引燈光全部被關閉,如果站在足夠高的地方看向機場,人們甚至會覺得這裏是一個空白區域,這,也是張雲楓所追求的極端惡劣視距,說白了,就是壓根兒沒有視距。
張雲楓邀請劉幹事一行十幾號人,道:“這架飛機不會配有飛行員,從推出機庫,到經過鏈接線進入跑道、起飛、飛行最後到降落,全部都由自動駕駛係統配合東辰定位係統來完成,不知道你們有誰敢跟我一同登上這架飛機?”
一聽說沒飛行員,這些個專家一個個麵露懼色,一個專家開口道:“純自動駕駛是不可能的,就連無人機也做不到,無人機雖然是無人駕駛,但是,也同樣需要人來操控,飛行這種極為嚴謹的事情,如果沒有人的參與,機器與電腦再精密,終究是不可靠的。”
張雲楓冷笑一聲,道:“我告訴你,隻要機器與電腦足夠高端,那麼它永遠比人要可靠的多!”
說著,張雲楓打了一個非常簡單的比喻,道:“絕大多數的車禍,都是因為人出了問題,而不是機器出了問題,在工作中,你的電腦當機的次數,永遠不及你當機的次數多,你會因為各種小病小恙而請假罷工,但是你的電腦隻要沒有軟硬件的先天缺陷、沒有認為操作失誤,它有可能在幾年之內都不會當機,不過我們也不會完全依賴電腦與機器,有些時候,人的參與是必須的,不過,這一次,我們完全不需要任何人直接參與。”
劉幹事眼見這些專家一個個都沒有膽量登機,便開口說道:“不敢於接受新事物,最後往往都隻能留在原地踏步,我相信東辰的軟硬件,一定比飛行員更加靠譜,所以,你們願不願意登機隨意,不過我第一個跟隨。”
軍方的幾個代表也都表示願意登機參與,剩下一幫北鬥的工程師掙紮了許久,最終隻有五成的人願意登機。
張雲楓沒有過多的耽誤時間,立刻帶著這些人一同登上了那架改裝後的737,駕駛艙內,機長與副機長的位置上空空如也,好幾個人擁擠到了駕駛艙,想看一看這架沒有飛行員的飛機,究竟如何完成自動滑行、進入跑道並且完成起降。
張雲楓坐在了機長的位置上,在中控台的一個控製板上調取了係統內早已經錄入的一套數據,道:“這套數據,是我們試飛機場的全部坐標信息,每一個機庫、每一條鏈接線以及跑道的位置都被輸入進去,如果我現在設定準備起飛,飛機就會自動進入跑道的起始點等待起飛。”
說著,張雲楓又調出了一套數據,道:“這套數據,是試飛機場五邊進近的航線數據,如果我把這套數據也調出來,飛機在起飛後就會按照這套數據上標注的航線飛行,直至降落,然後,我可以選擇任何一個機庫或者停機位作為滑行目的地,飛機在降落之後就會自己行駛到指定位置。”
一幹人等均覺得這件事情十分的不可思議,而張雲楓則在這個時候,設定了最後一個數據,也就是飛機降落之後應該滑行到哪裏。
“我們這次飛行的終點就是我們的起點。”說著,張雲楓解釋道:“我把我們現在的坐標位置、飛機的方向信息都輸入了電腦,飛機完成飛行之後,會自動滑行到咱們現在所處的位置,而且,連機頭方向都不會發生任何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