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資料三 NCAA籃球特別規則(1 / 2)

NCAA的規則與NBA的規則有一些不同之處,現擇要摘錄如下,不實不盡之處,歡還望何為看官不吝賜教:

的禁區是15英尺乘12英尺的矩形,而非國際規則的梯形。

2.為了鼓勵球員勤練外線,加快進攻節奏,提高得分,NCAA自1987年起,開始采用三分球。但它的三分線距離是20英尺9英寸,比國際規則的22英尺1英寸和NBA的23英尺9英寸短。

比賽和國際規則相同,上下半場各打20分鍾,采用五次犯規下場製。

不限製任何奇怪的防守陣式。PS:小九對此條規則的理解僅限於:不存在NBA的防守三秒。

進攻時限設定在35秒,長於國際的及NBA的24秒,此舉是為了讓球員能有充份時間執行,演練各種戰術走位,奠定基本的籃球觀念,含有另一層的教育意義。PS:原本NCAA完全沒有進攻時限,但是長久下來,造成領先的隊伍不思進取,打拖延戰術已經到走火入魔的地步,無聊之極。因此自1985年開始,規定45秒的進攻時限,後來才縮短為目前的35秒。

各隊在例行賽時,主隊穿淺色球衣,客隊則穿深色球衣。到了聯盟錦標賽或64強決賽時,由於在中立場地(NeutralCourt)而非各學校自己的球館舉行,則視戰績較好者為主隊,戰績差者視為客隊。因此,看所穿的球衣便可了解哪一隊是主隊。

7.犯規1+1製。每個半場,當全隊犯規大於等於7次,小於10次的時候,進入“Bonus“時間。在‘Bonus‘時間裏,每當這個隊的球員防守犯規(非投籃動作,比如搶斷打手,搶籃板犯規),對方被犯規球員都會站上罰球線。這部分和NBA全隊單節犯規超過4次一樣。但不同的是:在7~10次犯規範圍內,NCAA采用1+1罰球製。什麼是1+1?1+1就是說,罰中第一個才能有機會罰第二個。所以在罰第一個的時候可以搶籃板。當全隊犯規超過10次,就變成“Doublebonus”,Doublebonus就和NBA一樣了,罰球兩次。PS:為什麼1+1?這樣犯規戰術就能得到更有效的執行,也會使得比賽更有懸念(這貌似是NCAA的宗旨)。慘劇的案例很多,12賽季最經典的就是KU(堪薩斯)vsMichigan(密歇根)。

除了以上的NCAA籃球特別規則,此處還要同時普及一下NCAA的“Redskirt(紅衫運動員)”製度,因為本製度並非僅適用於籃球項目,故排版時,不作為籃球特別規則中的條目列出。

&nb種特殊狀態,用於形容那些推遲暫停或者中止參與NCAA比賽以達到“延長參賽資格”目的的運動員。

通常情況下,一名大學生運動員有參與四個大學賽季的資格,這是因為一般來說在美國大學需要花四年時間完成本科學業。然而,大**動員可以選擇在校期間成為一年的Redshirt。從而使自己的大**動生涯延長至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