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這麼多年來,“妖刀”馬努-吉諾比利能夠始終在“gdp”裏占據一個席位,也絕非浪得虛名。
我造成梅森犯規的下一個合,他就用他標誌性的“蛇形突破”得到了2分。
從99年首輪第28順位才被選中的那個懵懂而靦腆的潘帕斯俊朗少年,到09年馬刺陣中不可或缺的美利堅謝頂大叔。他把人生中最好的10個年頭全都留在了聖安東尼奧。留給了呆萌的“石佛”,敏捷的“法國跑車”,還有那個嚴厲、固執卻深諳取勝之道的老頭子。
但他的突破比起當年,或許少了幾分迅猛靈動,卻依然還是所向披靡攻無不克。
他的啟動、變向還有那從頭到腳的假動作,處處都透著一個浸淫職業籃壇多年的球員所獨有的那種狡猾與精明。
所有的動作,多一分則做作,少一分則不及。但他偏偏就能做到不多不少剛剛好。
想來,這應該也跟他這些年在馬刺的經曆脫不開幹係。
自古以來,戰場上最好使的招式從來都不是那些擂台上、武館裏的花架子,隻有浴血殺戮中錘煉出來的“殺招”才是真正克敵製勝的法寶,球場上亦是如此。
三個沉甸甸的總冠軍戒指,一座含金量十足的最佳第六人獎杯(07-08賽季)背後,是數百個夜晚的酣戰。
而他與托尼-帕克、蒂姆-鄧肯還有格雷格-波波維奇之間那過命的交情,也是在這一場場比賽中一點點積攢下來的。
在男人間的這種情誼麵前。似乎就連nba總冠軍都瞬間落了下乘。畢竟你在e-bay上買得到總冠軍戒指,卻永遠買不到一段無法用金錢去估量其價值的友情。
其實,馬努現在所過的生活。不就正是許多熱愛籃球的少年,也包括當年的我在內,曾經矢誌要實現的究極理想嗎!?
“籃球一顆,球場一座。
知己二三,佳人在側。”
一想到這,我不由得也開起了小差,憧憬起三五年乃至十幾年後。我、羅伊、阿爾德裏奇還有奧登這一幫小老頭聚在一起打球的畫麵了
“馬努,你知道嗎?其實有些時候我還真挺羨慕你的。”帶球經過吉諾比利身邊,我由衷的說道。
但哪知道吉諾比利根本沒那興致跟我拉家常。聞聲回身,左手閃電般朝著我右手裏的籃球抄了過去。
“嘿!你這廝!”我措手不及,完全是憑著條件反射,在被搶斷的最後關頭。側了下身體。護住右手以及籃球。
吉諾比利收手不及,“啪”的一聲拍在我小臂上。
心中默數了兩聲,主裁判的哨子還是沒響。
我決定冒次險,把心一橫裝作失去重心的樣子,腳下一趔趄,手上直接把球拍出了邊界。
之前裁判沒吹犯規,還可以理解為遵循“不輕易打斷比賽”的原則。這下要是再不吹,可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所以隻聽“嘟”的一聲。邊裁十分堅決的判處了吉諾比利打手。但主裁卻猶豫了半天,才認同了這位同事的判罰。
我抬頭看了一眼電子屏。才明白主裁為什麼會這麼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