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三頭六臂鎮三山(1 / 2)

一行人隨著引路的下人來到采金樓的三樓,走進迂回的回廊,在回廊的盡頭處有一扇門,門口站著兩名大漢。兩人皆身型高大粗壯,臥眉鳳目,環手於胸,腰間跨刀,精氣神十足,一看就知道是高手,這兩人是采金樓主人士金的貼身左右護衛李翰和楊虎。元裴幹笑兩聲湊上前去,發問到:“金爺是不是發火了?”楊虎媚笑到:“是啊,你這次事情大了,在自己的地方搗亂,金爺說了非把你抽了。”元裴露出驚愕的表情,差點驚叫出聲。一旁的李翰輕輕咳了一下:“別胡說八道,讓別人看笑話。”元裴這時才恍然大悟,握起拳頭,做出咬牙切齒之狀,惡狠狠地衝著楊虎說:“等下再和你算賬。”

元裴叩了下門,輕聲喚到:“金爺,我們到了。”屋裏麵傳來擲地有聲的回應:“進來吧。”眾人魚貫而入,最後李翰和楊虎兩人也跟了進來,分站在門的兩邊。房間不大,但裝飾都很精致,靠牆安放著好幾列架子,上麵堆放著一捆一捆的竹簡。可見主人是個愛書之人。房裏隻有兩個人,書案前的椅子上坐著一七旬老頭,衣著簡樸,但卻整潔考究。其名為布悔,是居住在城外一名為小薊村的村莊裏的一名老頭。書桌後站著一人,四十多歲左右,一手背在身後,一手握著竹簡,身體略為清瘦,臉上剛毅中帶有幾分儒雅,不怒而威。隻見眾人皆作揖行禮說到:“金爺好,布先生好。”童威默默地站在一旁,打量著這位傳聞已久的人物。士金,字元德,人送外號鎮三山。在童威想來,在交州一帶江湖聞名的鎮三山即使不是三頭六臂,也應該是威武雄壯的練武之人,而今看來卻更像是一名書香子弟,隻是眉宇間確實流露出不凡的氣質。金爺示意眾人無需多禮,轉眼打量著童威:“想必這位英雄就是最近在番禹聲名鵲起的刀客,聞名不如見麵,果然是人中豪傑,在下士金,江湖朋友好稱我“鎮三山”士元德,今日希望能交下英雄你這樣的朋友。”童威作揖急忙回禮到:“先生過獎了,先生的大名是如雷貫耳,我剛到交州就聽聞關於您仁義非凡的傳言,今日得見,實為三生之幸。”一邊的元裴聽了來勁了,打斷了童威的話:“這廝還挺會說話,金爺可是俺交州第一豪傑,能夠見到他當然是你三生修來的福分。”話還沒說完,李翰一腳踹了他屁股,金爺厲聲說到:“你再敢亂說話就家法處置。”這下嚇得元裴語塞,低頭揉著屁股。金爺接著又道:“壯士勿計較,這人姓元名裴,字孝武,人送外號“鐵臂膊”,力氣驚人,為人直率,就是頭腦簡單,說話不經大腦,壯士請見諒。”童威哈哈而笑:“江湖中人都有血性,既然能打,蠻橫一點是自然不過的事情,金爺無需客氣。”金爺含笑地點點頭,到:“還未請教壯士大名。”童威應聲答到:“在下姓童名威,字仲霸,號“威霸槍散人”,並州童淵之後。”在場的人無不驚呼,原來是大名鼎鼎的童家之後,難怪身手如此強橫霸道。當年在宛城殺掉典韋的北地槍王張繡,在落鳳坡誅殺鳳雛龐統的張任,單人匹馬截江奪阿鬥的趙雲皆修童家槍法百鳥朝鳳。眾人又豈能不知童家大名。直到這時,眾人才真正驚歎童威的身手和背景。

金爺向童威一一介紹了在場的人。布悔,字彥才,號“清平道人”,年七十五,交州一帶的賢士。施恩,字公達,號“黃金舌”,博學多才,善於言辭,工於心計。全宗,字義長,號“玉劍生”,番禹太守全奎之侄,好結交天下英雄,與金爺關係親密,使一把家傳“九曲劍”。元裴,字孝武,號“鐵臂膊”,力大如牛,有萬夫不當之勇,使一把飲血巨斧。李翰,字洪達,人稱“左青龍”,士金左護法,武藝高強,為人嚴謹,使一把雕花大砍刀。楊虎,字子泰,人稱“右白虎”,士金右護法,武藝高強,身性隨意,使一把虎口鉤鐮槍。龐信,字建忠,人稱“追命郎君”,原蜀軍遺部,被鄧艾殺敗之後隨著人潮逃到交州落腳,與舊部在番禹城外的山林打獵為生,逐漸穩定下來,為人好勇鬥猛,使一把追命大砍刀。陳立,字宜良,人稱“笑裏刀”,龐信部下,善使小計謀,愛逞小強,使長短雙刀。蔡鉞,字元龍,人稱“炮錘蔡”,煉鋒房的第三代接班人,師承煉鋒房總督張廣,五師兄弟排行老大,表麵上玩世不恭,內裏精明強幹,絕對一扮豬吃老虎的角色,使一把打鐵撞錘與一把馬刀。王匰,字正平,人稱“小閻羅”,煉鋒房五師兄弟排行老五,蔡鉞的師弟,是五兄弟中武藝最高的人,好多管閑事,惹是生非,常被家師張廣訓斥,善使馬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