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自動自發(12)(1 / 3)

如果我們把行為看做是思想綻放出的一朵花,那麼快樂或者痛苦實在是思想結下的一顆果實。可見,收獲快樂還是飽受痛苦,完全取決於自己的思想和選擇。思想造就出個性,一念之間往往決定一生的命運。如果人心包藏詭詐邪念,痛苦就會接踵而至,猶如車輪輾過一般不堪重負;如果心誠意正,快樂便如影相隨,長久陪伴在你的生命裏麵。

人類是自然造化的產物,而不是依靠自己的謀術以及投機取巧而成長起來的。就如同萬物遵循因果循環一樣,我們的思想也同樣適用這個法則。

良好人格的形成不是放縱個性、隨心所欲,也不是憑借偶然機遇成就的,而是價值觀純正、行為端莊的自然結果,是長期心存正念、行從正道的報償。同樣的道理,卑鄙凶悍的人格可以說是心懷不軌長久積累的惡果。

一個非常渴望自己糟糕的處境有所改變的潦倒落魄之人,他在工作上偷奸耍滑,應付了事。他為自己辯解道,之所以在工作上偷懶是因為我的薪金太少。這樣的人既不懂得處世之道,又不明白改變處境的方法。他懶惰的理由是一種自欺欺人的想法,長此以往,他不僅無法擺脫貧窮,而且還會使自己深陷於無力拔出的苦毒怨恨之中。

我們從中可以總結這樣的事實:一個人自身的想法以及選擇是造成所處環境優劣的原因(雖然人們平時並沒有意識到)。很多人一方麵展望美好的未來,另一方麵卻不斷抱怨當下的處境,並且擅長歸咎責任於他人,為自己的不良做法找借口。因此這類人失敗的例子比比皆是。人如果真正懂得價值觀所能產生的巨大作用,就不會把環境總結成為阻礙自己失敗的理由了。

無論相信與否,事實的確是這樣:你對工作的態度一旦改變,工作的處境也會隨之變化。明白這個真理,增強這個信念,豐富自己的視野,把自己置身於更富有挑戰性的環境中,就能得到更多地施展自己的機會。你一定要記住:一旦認定任何事,就要專注專心,全力以赴,千萬不要自以為聰明地認為你可以腳踩兩條船,將世間所有的便宜占盡。這樣做即使取得了一時的功效,但這種成功必定是短暫的,很快就會失去,最終讓你失望。

我們都知道學生必須先掌握一門功課,才能更有信心和能力學習下一門課程。我們在工作中道理也是如此,在擁有你夢寐以求的豐碩成果之前,你必須先充分發揮和運用你潛在的能力。濫用、忽略或低估自己的能力,即使上帝賜給我們的天賦再高,也會慢慢被埋葬,因為我們的所作所為不配擁有這樣的能力。

正確抉擇是事業成功的基礎

人類的思想,是上帝賜給我們最珍貴的禮物。但思想是一把雙刃劍,既可以開創一片快樂、堅定與平和的新天地,又可以摧毀自己的心態和人生。

凱斯特是一名普通修理工,他的生活雖然勉強過得去,但與自己的理想相比,距離還差得很遠。有一天,他聽說底特律一家維修公司在招工,於是決定前去試一試,希望能夠在那裏得到一個待遇較高的工作機會。麵試時間是在星期一,他於星期日下午到達底特律。

吃過晚飯後,他獨自坐在旅館房間中,不知不覺之間,他想了很多。他把自己曾經經曆過的事情在腦海中清晰地回憶了一遍。突然間他感到一種莫名的懊惱:他想自己並非一個智力低下的人,可為什麼至今依然一事無成沒有出息呢?

於是,他又取出紙和筆,寫下了四個自己認識多年、工資比自己高、工作比自己出色的朋友的名字。其中兩位原本是他的鄰居,現在已經搬到高級住宅區去了。而另外兩位是他以前的老板。他問自己:和這四個人相比,除了工作環境比他們差以外,自己還有什麼地方不如他們嗎?難道是聰明才智嗎?可是客觀地說,他們實在不比自己高明多少。

他不斷地自我反省和剖析,經過很長時間的思考,他得出了一個與以往不同的結論——應該與自我性格情緒的不同有關。在這一方麵,他不得不承認自己確實比他們差一大截。

此時已經是淩晨3點鍾了,但他睡意全無,頭腦也出奇地清醒。他突然發現自己第一次清楚地認識了自己,自己過去大部分時候不能控製自己的情緒,容易衝動,而且常常自卑,在許多方麵不能平等地與人溝通和交往。

一整個晚上,凱斯特都坐在那兒自我檢視和反思。他意識到,自從懂事以來,自己就是一個不敢要求、妄自菲薄、不思進取、得過且過的人;他總是認為自己無法麵對一些情況或者後果,更嚴重的是他從不認為自己能夠改變自己的這些性格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