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7年作 1625年增訂)
學養可助娛樂,可添文采,可長才幹。助娛樂主要表現在閉門獨處之際,添文采主要表現在交際議論之時,長才幹則表現在判斷理事之中。有一技之長者可以一一處理、判斷具體專門的事務,然而總體規劃、全麵運作則有賴於博學之士。
在學養上耗時過多是偷懶,利用學養添彩過頭是矯飾,全憑學養的標準做判斷則是學究的怪癖。學養可以完善天賦,而經驗又可以完善學養;因為天賦猶如天然草木,需要學養的修剪;而學養的指示,如不受經驗規範,則過於枝蔓。天性伶俐者鄙薄學養,土牛木馬驚奇學養,唯有智者運用學養。因為學養並不傳授自己的用法,而運用則是在學養之外、學養之上、靠留心觀察所得的一種智慧。
讀書時不可一味批駁,不可輕易相信,不可尋章摘句,而要推敲研究。有些書可以淺嚐輒止,有些書可以囫圇吞下,少數書則要咀嚼消化。也就是說,有些書隻需讀其中的一些段落,有些書隻需大體涉獵一遍。而少數的書則需通讀、勤讀、細讀。有些書可以請人代讀,再看看人家做的摘要,但這隻限於主題不太重要和品味低下的書籍,否則濃縮過的書就像普通的蒸餾水,淡而無味。閱讀使人充實,討論使人靈敏,筆記使人精確。因此,人如果懶於提筆,就必須長於記憶;如果不愛討論,就需要十分機敏;如果不愛讀書,就必須有隨機應變的能力,方能顯不知為有知。
曆史使人明智;詩歌使人韶秀;數學使人縝密;科學使人深沉;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學使人善辯:“學養終成性格。”不僅如此,神智上的障礙皆可通過適當的學養來根治,恰如身體上的疾病,都有相應的運動來治愈。滾球有益於睾腎,射箭有益於胸肺,漫步有益於腸胃,騎馬有益於頭腦,如此等等,所以如果有人神思飄忽不定就讓他去研究數學。因為在演算證明時稍一分心,他就必須從頭再來。如果有的人頭腦缺乏辨析能力,那就讓他研究經院哲學,因為經院哲學家個個是“剖毫析芒之輩”。如果他不善博聞強記、觸類旁通,不善由此及彼進行論證,那就讓他去研究律師的案例。所以心智上的缺陷都可以對症下藥。
解析
一、學養的用途:
1.供娛樂 —— 在閉門獨處之際。
2.添文采 —— 在交際議論之時。
3.長才幹 —— 在判斷理事之中。
二、學養的濫用:
1.耗時過多(“偷懶”)。
2.沒有必要的賣弄(“矯飾”)。
3.把學養與實踐割裂開來(“學究的怪癖”)。三、學習的原則:
1.讀書要推敲研究。
2.對要讀的書區別對待 ——
(a)讀一些段落(“淺嚐輒止”)。
(b)大體涉獵(“囫圇吞下”)。
(c)通讀細讀(“咀嚼消化”)。
(d)請人替你做摘要。
3.謹慎運用 ——
A.不同的學習方法:
1.閱讀 —— 獲得信息。
2.討論 —— 獲得靈敏。
3.筆記 —— 獲得精確。
B.各種學科的價值:
1.曆史 —— 培養智慧。
2.詩歌 —— 培養機敏。
3.數學 —— 培養縝密。
4.科學 —— 培養深沉。
5.倫理 —— 培養莊重。
6.邏輯學和修辭學 —— 培養鬥爭能力。
4.切記學養能治心理疾病,如同運動能治身體疾病一樣:A.體育鍛煉:
1.滾球 —— 有益睾腎。
2.射箭 —— 有益心肺。
3.漫步 —— 有益消化。
4.騎馬 —— 有益頭腦。
B.心理鍛煉:
1.數學 —— 可治飄忽不定的神思。
2.經院哲學 —— 可治思想混亂。
3.律師的案例 —— 可治記憶遲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