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假象〕
五十
然而,人類理解力的最大障礙和歪曲還是由於感官的麻木遲鈍、機能不全和錯覺引起的;這是因為觸動感官的事物壓倒了不直接觸動感官的事物,盡管後者更加重要。因此就出現了眼不見者心不念的局麵,甚至於對看不見的事物很少觀察或者根本不去觀察。所以說,封閉在有形的軀體裏的一切精神的作用就始終隱藏著,人們不予理會。因此,粗陋的物質中的一切細微的形態變化(一般稱之為改動,其實是在極小的空間裏的位置的移動)同樣沒有人注意到。然而,如果不把上述的兩種事物探查出來,予以曝光,就功效而言,是不會取得實質性的偉大成就的。而且,普通空氣的基本性質,以及比空氣更為稀薄的一切物體(為數很多)的基本性質幾乎無人了解。因為感官本身就是一種不牢靠、易出錯的東西;況且把感官放大或使之敏銳的工具也幫不了多大忙;然而,對自然的比較真實的解釋,借助於貼切的事例和實驗是可以做到的。因為在這種情況下,感官隻決定觸及實驗,而實驗則決定涉及那本質的要點和事物本身。
五十一
人類的理解力按其本性傾向於抽象,而且容易給轉瞬即逝的事物賦予一種實質。然而把自然化解為抽象比把它切割為部分更遠離我們的目的。德謨克利特學派曾經就是這麼做的,因為它比別的學派對自然的探討更為深入。我們關注的對象應當是質料,而不是形式,也就是質料的結構和結構的變化、單純的活動、活動或運動的規律;因為形式隻是人類思想的虛構,除非你硬要把那些活動規律叫做形式。
五十二
上述情況都是假象,我稱之為“部落假象”。它們產生的原因或者是因為人類精神這種實體千篇一律,或者是因為它具有先入為主的看法,或者是因為它的狹隘,或者是因為它無休止的運動,或者是因為摻雜了感情色彩,或者是因為感官機能不全,或者是與印象方式有關。
五十三
“洞穴假象”的起因則是各人身心的特殊結構造成的;還有教育、習慣、偶然因素等方麵的原因。這一類假象數量很大,種類繁多,我隻舉這樣一些例子:一是若要指出它們必須格外小心的,二是對擾亂理解力影響最大的。
五十四
人們之所以熱衷於一知半解和苦思冥想,要麼是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就是這些知識和思想的創造者,要麼是因為他們在這些方麵嘔心瀝血已經入迷上癮了。這種人如果致力於哲學和一種總體性的研究,他們一定會為了服從自己原有的幻想而把它們扭曲和上色。這種現象在亞裏士多德身上尤其顯著,因為他把他的自然哲學變成了他的邏輯學的奴仆,結果把它搞得富有爭議,幾乎成了一無所用的東西。而那種煉丹術士又從幾次煉丹爐的實驗中創建了一種荒誕的哲學,隻涉及寥寥幾件事物;還有吉伯煞費苦心地研究過磁石以後,就立即著手建立一整套符合他心愛的課題的體係。
五十五
人心不同,所以在涉及哲學和科學時就有一種主要的甚或是根本的分歧,也就是說,有的人善於發現事物的差異,有的人則長於發現事物的相似。思想沉著敏銳的人能執著於他的研究,並能潛心於最細微的差異。思想高尚、長於思辨的人則能認出最精微、最一般的相似來,並把它們組合到一起。然而這兩種人都容易走極端,犯錯誤。一種是抓變化,另一種是捕幻影。
五十六
人們發現,有的人崇古如神,有的人則嗜新成癖;然而很少有人能嚴守中庸之道:既不吹求古人的貢獻,也不鄙薄今人的倡導。所以,這種風氣大大危害了科學和哲學,因為這種崇古愛新之情純屬黨派意氣,絕不是冷靜的判斷;而且追求真理不能托哪一個時代的福,因為這是不牢靠的,而是要借自然和經驗的光,這才是萬世永存的。因此必須消除派性,而且要小心謹慎,嚴防理智在派性催逼下貿然點頭讚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