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不想過多地向記者坦露個人生活,以免被人咀嚼品評。但這裏,又不能不交待一下她後半生的生活。
在孤身一人生活多年後,一心遇到了她——姬美花。卻又失去了她,一失去就是十幾年。【錦書軒】
十幾年中,她像兒子一樣一如既往地承擔起贍養母親的責任,又把女兒的耐心細致、體貼溫順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恪盡孝道。“讓母親度過一個幸福的晚年”是她不變的信念。
母親對她說過:“你外婆臨終的前幾天,一直喊著,嚷著‘嫂子,嫂子啊,我沒衣裳穿,我的衣裳都爛了,我的衣裳都爛了……’”一心問母親外婆為什麼這樣說。母親說:“我的外婆去世早,我們家裏又窮,你外婆從年輕到老很少穿過新衣服……”
一心知道,外婆缺少的不僅僅是衣服,任何人不論年齡大小,什麼時候都不能缺少疼愛。所以,不管日子如何艱苦,一心堅持給母親買最好的衣服,買最大最紅最甜的蘋果,買最粗最長的香蕉,不管多貴。
給母親做鯉魚吃,看著她吃完魚身上最好的部分,又把魚頭也夾給母親,對母親說:“人家說魚頭裏有好東西,吃吃對老年人有好處。”逼著母親吃下去。母親有些不好意思,問:“我都吃了,你吃啥?”一心指著一鍋的魚湯,笑著說:“吃不完!”
母親愛看戲,最早的時候,一心給母親買收音機,找一找哪些電台有戲,記下來,到時提醒母親聽戲。流行錄音機的時候,到縣城給母親買了一台最貴的錄音機。不管到縣裏,還是市裏去開會,顧不上自己買衣服,哪怕錢不夠不吃飯,也要四處跑跑、轉轉給母親買磁帶。
有了電視後,母親更是一個電視迷。遇到不明白的地方,還問一心,還讓一心給她講。一心便常常陪母親看戲。有時候有時間,有時候實在脫不開身,便問清楚母親看的什麼戲,等晚上忙完了,再在電腦上看,第二天再和母親討論……
母親也與時俱進。電視上看著不過癮,嫌廣告多耽誤時間,便打起電腦的主意。一心便給母親買了好多的光盤。光盤看遍看煩,就常常在網上給母親搜集戲曲。看著母親咧著沒牙的癟嘴笑了,一心便也很開心。【錦書軒】
年輕的時候,別人給她介紹對象,一見麵,一心張嘴就是:“我有個媽,不管走到哪裏,我得帶著我媽……”有些條件很不錯的對象,一聽這,扭頭便走了。別人便都笑她傻。有人問她:“你不是有哥哥們嗎?他們不管?”
“管!可我得盡我的心不是?”
“那你也不能跟人一見麵,就把你媽放前麵……”
“對老人不好的人,心底不會善良,還有什麼好談的?”
人們猜不透,一心的母親不知是她婚姻的試金石還是擋箭牌?反正,她的家,除了母親誰也走不進來。【錦書軒】
2008年,四川省汶川縣地震,大批兒童無家可歸。政府鼓勵人們撫養這些孩子。一心一下子要了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都是才幾個月大。別人說她瘋了,她說那就再瘋一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