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激怒了張麗,也刺痛了她脆弱的心。
她也知道,夏清就是自己的親生女兒,卻礙於兩個人同在一個公司,又有公事上的關係,所以不便相認。
所以,她忍無可忍,就給了夏清一耳光。
這段戲的台詞要求演員在講出來時需要有飽滿的情緒,不能太平靜,最好就是一種情緒的爆發。
尤其是林末末飾演的夏清,幾乎是以質問的語氣對張麗道:“你憑什麼說我做得不夠好,憑什麼要把我調去別的地方任職,你根本就不了解情況。”
張麗則看著她的臉道:“我隻是想讓你去曆練。”
“曆練?說得倒是輕巧,你是怕我在這兒抖露你的醜事吧?
張經理,難道我有說錯嗎?”
就是這句醜事,讓張麗大為光火,忍無可忍,給了夏清一耳光。
這一耳光打下去,不能理解張麗當初為什麼拋棄自己的夏清更是如火山噴發,怒目瞪著張麗,像是要把對方吃掉一般。
但她一句話也沒有說,隻是把胸牌朝張麗的腳下一扔,狠狠道:“我不幹了!”
然後轉身離開張麗的辦公室。
這時,張麗眼中有淚,目送夏清離去,最後頹然蹲在地上,拿著貼有夏清頭像的胸牌失聲痛哭。
她為自己從小就沒有盡到母親的責任而懊悔痛哭,也為如今的夏清不能理解自己而感到無助悲泣。
這段戲裏要求演員要演出各自角色的層次感來。
尤其是安琪的角色,有悲痛,有難過,還有懊悔及對女兒的愧疚與憐愛。
總之,各種情緒交織在一起,需要演員有很深的表演功底才能達到效果。
身為老演員,即使隻是對戲,安琪也演得感情充沛,眼淚說來就來,尤其是最後看著夏清飾演的林末末離開時,那悲情交織的複雜眼神,那麵部的悲傷表情,還有微微握緊的拳頭,慢慢蹲下的,搖搖欲墜的肢體語言。
這段戲也是林末末和安琪一次過。
林末末也算是真情流露,想到了自己的身世,不禁在演的時候也是淚如雨下。
她想,如果真的見到自己的母親,她是不會跟她對著幹的,她也不會怪她。
或許,她隻是有苦衷而已。
就像劇中的張麗,年輕時犯了錯,實在無力獨立撫養一個小嬰兒,隻好把她送去福利院。
也曾想過在日子好了以後去把人接回來,誰曾想到,福利院一把大火,讓那兒淪為廢墟,那些無辜的孩子們則被分送去了別的福利院,或是讓好心人收養,再無消息。
這也就是張麗和夏清錯過的原因。
兩個人在鏡頭前演完這段,很多場外的工作人員哭成了淚人兒。
安琪在聽到導演喊卡以後,這才漸漸平複了心情,收起了眼淚。
這時,林末末走到她麵前,誠摯地向她道歉:“安琪姐,之前的事情是我不對,不該惹你生氣,希望你大人不計小人過,不要跟我這個小輩一般見識。”
聽了她的道歉,安琪也隻是疲憊地搖搖手:“不關你的事情,你無須自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