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汪玉喜氣喘籲籲的趕到未央大街上的機甲館時,第一場半決賽已經打完了。大屏幕上正播放著剛才兩輛機甲相互搏鬥的場麵,現場的主持人也在點評著兩輛機甲戰鬥的精妙之處,對剛才的那場戰鬥表示仍然意猶未盡,同時都盡心的回答著網友對剛才戰鬥所發生的很多疑問和不解。
“各位觀眾大家好,第一場半決賽已經結束,最終小草號機甲贏得了這場半決賽的勝利,進入到了西京區的決賽。我們也很榮幸的請到了帝國皇家機甲學院的明仁亮教授來作為我們這場比賽的嘉賓做點評。明教授你好!”
“主持人你好,各位觀眾大家好!”
“明教授,這場比賽的勝負已經分出,那麼現在就請明教授對本場比賽進行一下點評。”
“好的,主持人。其實如果讓我來點評,這場半決賽可以說是一場攻的好,防守更好的比賽,最終小草號憑借自己的堅韌拿下了這場比賽。”
“是的,從整個戰鬥場麵來看,小草號一開始就好像被對方遠程火力控製,憑借著地形和巧妙的走位,最終成功的將遠程交火變成了貼身近戰。”
“沒錯,我們來看下雙方機甲的數據資料,”明教授的手指在操控屏上來回飛舞,大屏幕上顯示了雙方機甲的裝備數據,“從火力配備上看,小草號的火力係統為88mm自動炮,作戰半徑是11公裏,而暴風號機甲的火力係統為140mm加密型電磁炮,作戰半徑達到了驚人的16公裏。所以從一開始,小草號的戰術選擇就非常正確,這也為這場勝利打下了基礎。”
“可是明教授,很多網友並不這麼看,大家都覺得這場戰鬥有點枯燥乏味,你看這位名叫白板笑西風的網友說的就很直接,也得到了很多網友的讚同:這場比賽毫無美感,小草號機甲的戰術選擇雖說正確,卻也是無奈之舉,不可否認成功的近戰是其亮點,但在近戰之後長達兩分鍾的被動挨打,最後在暴風號機甲很詭異的操控停頓和技術故障中,小草號這才偷襲得手,可以說贏得並不光彩。明教授,對於網友的這種評判,您怎麼看?”
“我在軍校裏聽到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數據不一定是最客觀的,但一定是最直觀的。所以我相信數據。現在讓我們來看下雙方的數據對比和分析。”大屏幕上清晰的給出了雙方機甲的各項數據以及數據對比。
“首先我們來看動力係統,小草號的動力係統是內置動力反應堆,暴風號的動力係統是分體式液壓驅動,所以動力輸出上小草號的動力輸出較為均衡,暴風號的動力係統極限輸出更大,但對機甲的平衡和負載要求就更高。”
緊接著,液晶屏上的畫麵再次切換,“下麵我們來看雙方的作戰防護係統,由於小草號采用了較為均衡的內置動力係統,所以外置護甲采用了通行的一體式護甲,隻在重要部位進行了加強防護;而暴風號由於采用分體式動力係統,所以在機甲的四軀都進行了重點防護設計,並裝載了陀螺平衡儀,但是大家請注意,這裏就是這場比賽的勝負手。”明教授頓了一頓:“下麵我們來看錄像分析。”
隨著畫麵的切換,剛才的半決賽場景再次浮現在眼前,屏幕上暴風號正在狂風暴雨般的攻擊著小草號,小草號舉起雙臂一次又一次的進行格擋,“停”,明教授第一次定住了畫麵,“我們來看小草號的格擋動作,在暴風號的合金拳迎麵砸下的時候,小草號向前邁了一步,舉雙臂格擋,而格擋的位置卻是在暴風號拳頭與手臂之間,恰好也是內置陀螺平衡儀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