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吉林省與韓國貿易發展問題及其應對策略(1 / 2)

吉林省與韓國貿易發展問題及其應對策略

產業發展

作者:李婉

摘要:韓國是我國吉林省非常重要的貿易合作夥伴,它在一定程度上對我國吉林省的經濟發展造成較大的影響。對吉林省與韓國貿易發展問題及其應對策略進行探討有著重要的意義。文章首先對吉林省與韓國貿易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然後在此基礎上對其應對策略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吉林省;韓國;雙邊貿易;長線貿易產品;對韓貿易發展策略;貿易摩擦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F832 文章編號:1009-2374(2015)28-0003-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28.002

隨著中韓雙邊貿易的大力發展,我國吉林省與韓國貿易發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係列的問題。一方麵,吉林省與韓國之間的貿易往來日益密切,大大促進了雙方的經濟發展;另一方麵,吉林省與韓國貿易摩擦方麵的問題也日益突出,給雙方經濟的發展帶來一定的不利影響。同時,近年來,在中韓雙邊貿易中,吉林省出現下滑現象。雖然如此,但是雙邊發展的趨勢仍是長期向好的。因此,對吉林省與韓國貿易發展問題及其應對策略進行探討已成為當前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

1 吉林省與韓國貿易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從1990年開始,我國吉林省便與韓國進行經貿交往。到現在為止,韓國已成為我國吉林省重要的貿易合作夥伴之一。現階段,我國吉林省與韓國雙邊貿易的主要特點一般表現在三個方麵,即出口大於進口且差額較大、仍以產業間貿易為主導地位以及對韓出口主要為資源型產品。基於此,結合相關的研究資料分析可知,吉林省與韓國貿易發展的現狀並不樂觀,存在一係列問題。其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麵:

1.1 總體規模不大

自中韓建交以來,雙邊貿易獲得了迅速的發展,至2015年時貿易額可達到3000億美元。目前,雖然吉林省因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在中韓貿易總額中所占的比重相對較高,但是與山東省相比,仍存在較大的差距。且隨著山東省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吉林省與其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同時,這也導致吉林省在對韓貿易中的地位不斷下降,從而出現總體規模不大的問題。

1.2 貿易發展速度既緩慢又起伏波動大

從2000~2010年時間段來看,吉林省在對韓貿易中出現了六年增長和四年回落的現象。這明顯地表現了吉林省與韓國貿易發展中出現了貿易發展速度既緩慢又起伏波動大的問題。

1.3 產品結構不合理且缺乏長線貿易產品

現階段,吉林省對韓貿易出口以資源型產品及半成品為主,且產品的結構不僅單一,而且其附加值也較低。這不僅導致吉林省產品結構不合理問題的出現,而且也使得其在對韓貿易中處於不利的地位。同時,當前吉林省在對韓貿易中以短線產品為主,而缺乏長線貿易產品,從而導致對韓貿易合作的不穩定性。

2 吉林省與韓國貿易發展問題的應對策略

由於吉林省經濟的發展深受中韓雙邊貿易發展的影響,而中韓雙邊貿易發展中存在一係列問題。因此,相關部門或單位必須采取行之有效的應對策略進行處理,以此來擴大中韓雙邊貿易的合作,從而為吉林省的經濟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筆者根據上文所述問題,並結合相關的工作經驗共總結出以下五點應對策略:

2.1 進一步優化吉林省對韓國貿易方麵的格局

由於在中韓雙邊貿易中,吉林省主要以金屬製品、加工程度與附加值均較低的初級產品以及高勞動密集型材料為主要的出口產品,這使得其控製風險的能力較弱。同時,在當前因全球經濟放緩而導致外需急劇下降的情況下,使得吉林省在雙邊貿易中缺乏有力的市場競爭力。因此,相關部門或單位必須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來進一步優化吉林省對韓國貿易方麵的格局,並積極努力地開展多層次、多領域的經貿合作,以此來實現中韓貿易的新突破。要做好這一點,首先,當地政府部門應製定相關的優惠政策來支持進出口企業進行升級換代,以此來提高外貿增長方式轉變的速度。同時,為了進一步促進產業內貿易的擴展,還應積極努力地開展具有多領域和多層次特點的經貿合作方式。其次,相關部門或單位還應轉變單一、落後的貿易方式和貿易形式,以此來達到服務貿易、技術貿易以及貨物貿易這三者之間協調均衡發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