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團團表示,最近很忙。
三丫娘這麼多年操持著一個大家子,很是艱難。一家子吃喝用度全指著那一點兒薄田,三丫爹又是一個老實木訥的,又不會來事兒,在碼頭或是城裏賺的也不過是幾個苦力錢,也不定日日都有活做。
偏生三丫的祖母是個挑剔的,一年下來,不少的銀子要孝敬給二老,三丫娘又是個要強的,不願意落人口舌,寧願自家勒緊褲腰帶過活,也不願短了給婆婆的孝敬錢。饒是如此,也沒有得了婆婆的一句好話。
三丫娘咬緊了牙關過日子,如今沈石頭得了團團家的青睞,好不容易有了一個穩定的活計,她家的日子也蒸蒸日上。三丫娘的婆婆最近也是和善了不少,三丫娘也是鬆了一口氣,想著給老大找個媳婦,然後再攢上點兒銀子,補貼補貼沈二丫,讓沈二丫風光地嫁出去。
三丫娘盤算地不錯,原本以為方家如此,她家石頭願意娶方杏兒就不錯了,誰想還被人給打了出來!
三丫娘這一口氣,再也咽不下去,這不,就將自己給折騰地給病倒了。
王嬸聽說了三丫娘病倒了的事兒,一回到自家,就跟沈團團商量著,“我琢磨著要不要去看看三丫她娘,聽說她娘病倒了,都請了大夫來瞧了。”
沈團團有些疑惑,“依著咱倆家人的關係,這不是應該的嗎?”
桃花莊附近的村子都有一個習俗,若是有交好的人家病倒了,就要去探望探望。不拘拿一點兒啥,總是要走一趟的。
王嬸也是歎了一口氣,“這回可不是啥好事兒,說出去也是下臉子。還不是因為被方杏兒她家人給氣到了,原本這些年身子骨就是強撐著,這麼一生氣,就氣得臥了床。我聽人說,還生生地吐了血了。”
沈團團也是被嚇了一條,驚得瞪大了眼,“難怪這倆日石頭哥悶悶不樂,愁眉苦臉的,就是喚他,也隻是點點頭。沒想到,還出了這事兒了!”
沈家因為位置偏,一個個地又不是八卦的性子,若不是今日王嬸去趕集了,也不會知道這事兒。
“那要不然,咱去看看?”王嬸也是怕三丫娘不自在,畢竟這等事情,也不想讓人說道。
“去去去,嬸子,你看看咱家有啥現成的,咱這就去三丫家。”沈團團早上還問了沈石頭,咋久沒看到三丫來尋她,沈石頭隻是呆愣地搖搖頭,欲言又止的模樣,沈團團也沒有放在心上,還以為這是快過年了,三丫在家裏頭忙著呢。
王嬸脆生生地應了,“得虧了我今日剛買了雞蛋 。”王嬸數出二把雞蛋,小心地裝在籃子裏,想了想,又跟沈團團商量著,“要不要加點兒肉?”畢竟倆家人的交情不一樣。
“嗯。嬸子你看著做主。”
自打王嬸來了後,沈團團早就做起了甩手掌櫃,事事都讓王嬸拿主意。王嬸是個仔細人,知道沈家兒女信任她,她也不拿嬌,但凡有事兒都會耐著性子地給沈團團商量,一來是詢問沈團團的意見,二來是間接地教導沈團團如何處事。
王嬸又將趕緊買的肉,切了一半,放進籃子裏。
“來年咱家也抓點兒小雞, 養大了下蛋。要不然,就依著咱家這般,光是買雞蛋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王嬸將剩下的半籃子的雞蛋放回了屋子裏,轉身出來就說道。
“今日趕集的時候,有那賣雞的,我一問價格,我的天,可比平日裏貴了好幾文!這是等著過年的時候小賺一筆呢!還跟我說,若是趕集不買,回頭等到了城裏,可就不止貴上幾文錢了。”王嬸以前一個人的時候,沒想著要買雞,也不知道這雞越是臨近過年,就越貴。
沈團團笑著應了,“看來嬸子這一趟趕集,可是受了不少的氣啊!”
“那可不,下了雪了,這東西都貴了!”王嬸尋思著,若是真的過年這老母雞的價格還要貴的,就索性將家裏頭養著的倆隻雞給宰了,明年再買小雞來養。”
聽著王嬸 一路地碎碎念,二人到了三丫家的院門口。
沒等倆人進去,就聞到了藥味兒。
看來是真的病倒了。
院門大開著,沈團團大叫著,“三丫——三丫——我來找你玩兒了——”
三丫正在她娘的床前時伺疾,側耳聽著院子裏的響聲,也不管她娘就往外奔,“團團——你怎麼來了?”
“王嬸——”
三丫看著沈團團身旁的王嬸,趕緊招呼了一聲。“嬸子,你是來找我娘的嗎?我領你進去!”
這倆日,自打她娘病倒的消息傳出去後,有不少交好的人家來看過她娘。她娘生怕勞煩了沈團團一個小娘子跑這一趟,特意囑咐了沈三丫不要去團團家。沒成想,沈團團還是知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