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陽,宜登高宜遠眺。
休沐日。
通往桃花莊的一輛馬車上噠噠地在路上跑著,沈團團一直小心地盯著桶裏的螃蟹。
這螃蟹還是苗家寨的村民送過來的,沈團團自是不肯要,讓裏正拿去賣了換錢,哪成想裏正留下幾桶螃蟹就走了。
沈團團將螃蟹分了一些給了書院裏交好的幾戶人家,還特意留了一通給後院的廚房,讓大娘留著給書院裏的先生們。至於沈團團自己,則是帶了倆桶螃蟹回桃花莊。
“哥,也知道苗裏正是從哪兒弄來的那麼多的螃蟹?”
沈長致靠在馬車上,這馬車還是許家的,許家聽說沈團團要回家,二話不說地就讓自家的車夫送他們一程。“南邊來的吧?我聽說南邊靠海,有很多螃蟹。”
沈團團倒吸一口氣,“你是說苗裏正他們去南邊抓螃蟹去了?難道是特意為了抓了螃蟹送給我們的?”
沈長致搖頭,他也不知。
因為苗家寨的村民每逢過年過節總是送一些東西來,雖然都隻是自家的東西,但是每回送來,都是全村人的意思。苗家寨的日子艱難,就是連嫁娶都艱難。沈家怎麼可能願意受了苗家寨的這些東西,就算是不肯收,苗裏正都是放下東西就走的,生怕沈家人嫌棄。
沈家自然不願意虧著苗家寨的村民,就送一些用的上的布料子和一些豬肉作為回禮。對於沈家來說,這一點兒回禮真的不算多,就憑著苗家寨的村民勤勤懇懇地肥著地兒,沈家都覺得這是應當的。但是苗家寨的都覺得占了便宜了,光是沈家給的那幾成的租子,就讓村子裏的家家戶戶日子好過了不少,再耕種幾年,說不定村子裏就能辦喜事了。
所以,這一回,苗裏正特意挑了幾個辦事穩妥的村裏人,往南邊去抓了一馬車的螃蟹,拿回來送節。也虧得趕上了。
等到了村口,沈團團就忍不住掀開了簾子,“哥哥,我們都已經好久沒有回村子了——”
“嗯。”
等到了家門口,王嬸聽到門外有動靜,今早起來的時候,王嬸就念叨著今日也不知道沈團團兄妹倆會不會回來。所以這會兒聽到門外有馬車的聲音,放下手裏的東西,就往院門口跑,“一定是團團和長致和回來了!”
王嬸打開院門,果然看到了沈團團正掀開簾子,正打算跳下來,王嬸趕緊攔了。“我的團團啊,你可小心點兒,可別亂跳啊,一不小心就崴了腳了。”
沈長致伸手扶著沈團團,沈團團輕輕一躍,就跳了下來。“嬸子你就放心吧,像我這樣身輕如燕的,怎麼可能有事兒。”
王嬸拉著沈團團的手,眼裏再也看不到旁的,碎碎念著,“瘦了,瘦了好多!是不是一直沒有好好吃飯?我跟你說啊,可不能因為保持身材,就學那些大戶人家的小娘子節食,你正是長身體的時候,餓壞了可就一輩子的事兒。”
書院裏住著的那些個夫人啊小娘子啊都是講究的,王嬸就生怕沈團團以後學的跟那些人一樣,想著要勒緊褲腰帶,吃飯都是小口小口的,看著就心疼。
沈長致在後頭與許家的車夫一道兒往下搬東西。聽到王嬸的話,沈長致也忍不住勾起了嘴角,“嬸啊,你是白擔心了,一會兒讓團團給你露一手,看看她一碗飯夠不夠吃的,你就知道她有沒有節食了。就為了能多吃一碗飯,團團可是輕易不到別的先生家裏頭吃飯的,生怕嚇著別的先生一家人。”
沈長致瞪了一眼沈長致,“要你囉嗦!”
王嬸一聽沈團團沒有絕食,可算是鬆了一口氣,“能吃是福,團團,咱別理你哥哥。吃得多多的,身子壯實才好。”
"聽你哥說,這是在書院裏也有交好的小娘子了?”雖然沈團團帶了口信回來說,一切都好,但是王嬸這心裏總是放心不下,怕去了書院給人添麻煩。這一回,寧老頭兒帶著媒婆來提親,這就讓王嬸好幾日沒睡個好覺了。
寧南星年紀輕輕就是一個大夫了,有一門手藝,以後能養家糊口,這自然是好的。寧家人也簡單,私心裏來說,王嬸倒是覺得寧南星不錯。可比那楊家的靠譜多了。沈春雲過年的態度可是刺激了王嬸,所以,王嬸對於與楊家結親就不大情願了。隻是她一個外人,倒是不好說沈春雨的不是,免得沈忠這個做兄長的聽了不痛快。
沈忠在後院得了沈長明來報信,連手都沒有洗,就跑了出來。“團團,長致,你們回來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