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團團沒有想到,蓮藕的風波會演變的那麼大,誰都想著要趕著頭一波的蓮藕上市爭取賣個好價錢,所以,聽說一家動手挖了後,其他的那些人家紛紛追著,一片地就是幾十畝,就算是產量不高,但是架不住地多!
江夏城中,談藕色變。
“今日第一天開賣,一節的蓮藕就隻要一文錢,估計等到了明日,城中的百姓嚐過了鮮後,一節蓮藕恐怕一文錢都不用了。”
沈團團讓薑小海時刻注意著市麵上的價格,“小海哥,你幫我注意著價格,適當的時候,你可以找人談談價,若是5斤,10斤的能賣個一文錢,咱們就收點兒回來。”
“磨藕粉?若是用蓮藕磨成了藕粉,要畫上大把的時間和人手,這個不劃算。”
沈團團搖搖頭,“無礙,我自有章程。若是能有個5斤一文錢的,當然越便宜越好。你就收點兒回來磨粉,多多益善。”
薑小海尋思著,1文5斤,就算是一千斤,也要不了幾個銀子,隻是跟寧南星回稟了之後,就著手去辦了。
自打被倆箱子的驚喜嚇到後,寧南星特意交代了薑小海,以後沈團團有什麼動作的時候,順道地知會他一聲,他不想再被“驚喜”到了。寧南星思來想去,覺得藕粉應該不能入藥吧?
城中不少大戶人家,收到風聲說,沈家收了不少的蓮藕來磨粉,饒是如此,也沒有人家願意折騰。浪費時間和人手不說,蓮藕都賣不出去,藕粉自然也不可能值錢。就算是有一些不死心的人家將蓮藕磨成了粉後,果然,沒什麼人要,隻能留著自家吃。
沈團團不過花了幾十兩銀子,攢下了大把的藕粉。
沈長致看著一缸又一缸的藕粉,隻能搖頭。“就是讓你吃到老,也盡夠了。”
沈團團擺擺手,“你不懂啦——”
這一年的,蓮藕挖完後,大半多的大戶人家咬牙還是將池塘給填了,還是安安分分地種田比較劃算。
等來年春天,運河上的冰化了,靠近王家灣的碼頭上商船來來往往,沈團團就讓薑小海每日都拿著藕粉去碼頭晃悠。
不得不說,苗家寨的村民們做活認真,這藕粉竟是幾乎不含雜質,雪白雪白的藕粉,光是看著就讓人歡喜。從化冰了後,薑小海陸陸續續地就賣了好幾箱子的藕粉,懼是沈團團指的高價,但是對於商船上的商人來說,薑小海報的價格,也就是別的地方的蓮藕的價兒。至於藕粉,至少要翻上一翻,藕粉也像阿裏難尋。
行商們狐疑薑小海的報價,是不是有什麼貓膩?但是看到滿屋子的大缸,行商們還是傻了眼,每一缸都有半人高,每個都裝滿了白白嫩嫩的藕粉。性上門生怕這缸中有貓膩,隻道要用別的東西裝,薑小海懼是應了,隨便查驗。
等到行商們打聽到了去年,江夏城中蓮藕成災,談藕色變後,這才放心地往回拉藕粉。
沈團團倒買倒賣,愣是用原本一文不值的蓮藕給加工成了藕粉,雖然費了不少的人力物力,光是置辦了那些個石磨就花費了不少的銀子,但是這藕粉到底還是沒有砸在自己的手裏,而是賣出了打價格!
一直到入秋前,薑小海才將幾屋子的藕粉給賣了個精光。那些個得了便宜的行商,私底下與薑小海商議,來年再來收蓮藕。
如此倒買倒賣賺了幾千兩銀子,讓原本等著看沈家的好戲的人大跌眼鏡。因為薑小海差事辦得漂亮,如今也有不少人來挖薑小海,這讓原本眼紅苗進的薑小海叫苦不已,苗進樂得在一旁在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