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小混混(1 / 2)

70年代的中國,是一個特殊的時期,短短的十年時間,華夏這塊充滿生機勃勃的大地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新中國的曆史發展中留下了重要的一頁。

我就是在這樣一個社會變革和人生變化巨大的曆史環境下來到了人世間,也許天翻地覆的變化讓我以後的人生也充滿了波折。

我叫黃林,這是一個在縣城教書的親戚幫我取的名字,因為我母親姓林。

我出生於上個世紀70年代,一個偏僻的農村裏,整個童年幾乎在“紅色”中度過。

我的父親是一名抗美援朝誌願軍,上戰場後沒幾個月戰爭就結束了,由於他在部隊是通訊兵,退伍後被分配到郵電局做了一名普通的工人。

父親屬於晚婚晚育型,四十好幾了才娶到我母親,比我母親大了整整十二歲。

母親是個典型的農村人,老實而勤快,家裏的農活幾乎是她一手包辦的,在我的印象中,母親一直是個很能幹的人,把家裏整理得井井有條的。

我的爺爺在我出生後沒多久就去世了,自然而然的,我成了奶奶的心頭肉。

我還有一個姐姐,因為村裏學校的條件不是很好,她從小就跟隨我父親到縣城去讀書了,而我還沒到讀書的年齡,就留在了村裏。

我是個貪玩的小孩,哪裏有好玩的,哪裏就有我的身影。

夏天光著屁股下河摸魚,晚上結伴去偷果,爬牆偷窺別人家的媳婦……

當然,更能讓我們樂此不彼的,還有像埋地雷這一類損人的遊戲,幾個人在路邊挖個小坑,再以樹枝枯草掩蓋或者鋪上沙土,村裏常有人踩中地雷踉蹌摔倒,就會大罵誰家的小孩這麼搗蛋?惹得我們幾個人竊笑不已。

就這樣,我無憂無慮地享受著簡單卻快樂的童年生活。

七歲那年,父親突然從縣城回來,說我已經到了讀書的年齡,他也在縣城幫我聯係好了學校,這次回來就是帶我去縣城讀書的。

這個意外讓我有些悶悶不樂,擔心到了縣城就沒這麼多好玩的了。而且父親平時很嚴厲,家裏人我最怕的就是他了,但我又不能去改變這個事實,隻好默默地接受了。

當我把這件事情告訴虎子他們的時候,這幾個我在村裏最好的玩伴們都很難過,但他們也知道這個是沒有辦法更改的事實,因此在隨後的幾天時間裏,他們天天都來找我出去玩耍。

虎子全名叫黃強虎,是我家在村裏一個親戚家的孩子,雖然我們不是直係血緣,但因為這層關係我們卻成了最要好的朋友。

虎子平時都聽我的話,對我幾乎言聽必從,但如果你以為他好欺負那你就錯了。

虎子是村裏的孩子王,很好鬥,自從那幾個不服他的孩子頭被他暴揍了一頓以後,村裏同齡的小孩就再也沒有人敢來惹我們了。

其實虎子這麼聽我的話是有原因的。

由於我家祖輩在家族中的輩分比較高,傳到我這一代後,按照老人們的說法,虎子還得叫我一聲爺。聽老人們這麼一說後,我心裏的那個美呀,總之那好幾天我在虎子麵前都是很得意的。

但虎子卻不樂意了,他比我還大一歲,個兒也比我高一頭,如今卻得叫我爺,那心裏甭提有多別扭了,麵對著我,張大了嘴巴啊了半天,蹦不出一個字來,惹的旁邊的人幸災樂禍地取笑個不停。

盡管老人都這麼說,但虎子跟我在一起玩耍卻從沒叫我爺過,當然,我也沒在意這些,畢竟打心裏我都是把他當成是我最好的朋友來對待的。

從那以後,虎子幾乎成了我的小跟班,常為我打抱不平,也不知是心裏覺得慚愧還是因為我輩分比他高的原因,但也因為如此我們的關係比以前更鐵了。

離開那天,虎子他們都來村頭送我,對他們而言,我這個死黨的離開,讓他們“豐富多彩”的生活無疑又少了一分樂趣。

當我看著虎子他們那依依不舍的眼神,心裏也充滿了矛盾,但我又不懂此時該說些什麼才好,隻能承諾他們隻要放假我一定會回來的。

帶著夥伴們的不舍之情和一顆忐忑不安的心,我踏上了駛往縣城的班車。

到縣城讀書後,我多彩的童年生活基本被劃上了句號。盡管縣城裏好玩的東西也很多,但我卻一直向往著農村的生活,在這裏我總感覺自己像是被關起來的鳥兒一樣。在我看來,遊泳、下河摸魚、上山摘果等等才是最大的樂趣所在。

因此,每次暑假和寒假,我都迫不及待地趕回村裏,在我內心深處,這才是我的家,隻因為在這裏,我才感到自由和快樂。

再後來,我回村的次數也越來越少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在縣城也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子。雖然不再常回去了,但我跟虎子的友誼並沒有因此而淡下來。

每次我一回去,虎子都會跟我講一些村裏發生的有趣事情。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村裏土地廟邊上的那棵大榕樹在一天夜裏被雷劈了,據村裏的老人講,那棵大榕樹長了幾百年,已經成精了,但是躲不過天雷才被劈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