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這員大將熊儲自然要帶走。
“長槍的問題我來想辦法,畢竟這裏沒有鐵。但是右軍大營的總兵官,這是個大問題,你給我抓緊了。在沒有接到命令之前,絕對不能疏忽大意,讓敵人鑽了空子。尤其是要把南麵的林丹汗給盯緊了。”
熊儲沒有明確答應,但是劉國誌已經聽出了其中的含義,當然滿心歡喜離開了。
十一月中旬,下了第一場雪。
這是和去年一樣的大雪,三天三夜沒停就到了兩尺厚。
因為熊儲已經事先有所準備,所以整個巴郎汗左右兩翼都沒有釀成雪災,更沒有出現人畜傷亡。
當熊儲看見大雪已經小了很多,提出到牧區訪貧問苦的時候,讓所有人都不可思議。
“我哥從來都是這個樣子的。”嵐兒驕傲地說道:“那還是在信陽老家的時候,每當大雨大雪過後,他都要到村子裏走一遍。如果哪一家受災了,他就會出手幫忙。那個時候他才十歲。”
萬歲汗親自到牧民家裏走訪,這是千古以來沒有的大事。
整個右翼部落五千多戶牧民從來沒有見到過。
“其實,要說感謝的應該是我,因為是鄉親們的奶茶滋潤著我才有今天。我們部落能夠在這裏安穩過冬,最大的功臣是你們,並不是我。不管今後多麼艱難,你們都要團結起來。隻要你們團結起來互幫互助,就能夠把敵人擋在門外。”
每到一家,熊儲都重複這番話,但是留下的感覺是不一樣的,至少在牧民的心坎上感覺是不一樣的。
牧民們滿含熱淚聽著暖人心的話語,卻沒有一個人知道他們口中的“萬歲汗”,其實整個心都已經飛了,飛到了遙遠的西部。
熊儲提出走訪牧區,就是想看看自己半年多來的所作所為究竟有沒有起作用,能不能安心離開。
他非常急迫地想要離開,主要是居於三個因素:
首先,周老四接到命令把所有斥候營全部收回來的時候,也帶回來遼陽和沈陽那邊的消息。
正藍旗、正白旗、鑲紅旗三旗在西北方向遭到毀滅性打擊,對於女真部落來說是致命的,努爾哈赤一病不起。
皇太極雖然逃回去了,但這一次他才是全軍主將,結果三個旗主出征,最後回來了一個。現在整個女真部落裏麵開始流傳皇太極為了一己私利,竟然坑害自己兄弟,不惜斷送全軍。
傳言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從個人戰鬥力來說,莽古爾泰和嶽托都比他強得多。但是另外兩個人當場戰死,唯有皇太極一個最差勁的人逃回來了。
德格類和阿巴泰在陳述所見所聞的時候,故意遏製上升勢頭最猛的老八皇太極,不著痕跡有所針對性也是有的。
不管怎麼說,這是一場巨大的軍事失敗,努爾哈赤承受不起這樣的失敗,因為八旗兵實在是太少了。
按照軍規應該把皇太極淩遲處死,但是最後好多人求情,總算是保住了一條小命。但是和碩貝勒的四貝勒職位被削掉,從此離開了權力中心。
北方有一支強大的軍隊,不僅不害怕女真大軍,而且敢和三旗主力正麵決戰,最後大獲全勝。
這種對手,女真部落暫時是惹不起的,所以努爾哈赤把目標轉向了西南方向的林丹汗。
烏珠穆沁部、巴林部、紮魯特部終於暫時安全了,所以這個三部聯盟就變得更加緊密,巴郎汗的核心地位就更加穩固。
其次,巴郎汗左軍大營總兵官赫連根報告:北方的車臣汗碩壘,在十月初曾經派出一支三千人的騎兵入侵,想報丹珠山的一箭之仇。雖然被打退了,但是隱患仍在。
第三,也是熊儲決定盡快離開此地的原因,就是獨臂活佛蒼巴戟前來拜訪,而且提到一個情況。
黃教活佛篤布巴、紅教活佛沙巴爾這兩位絕頂高手,在八月份的時候就已經到西麵去了,據說阿勒坦陰山有武林秘籍要出世。
熊儲屈指一算,陰山六十年之約已經不足一年半了!
熊儲把整個巴郎汗右翼牧區走訪完畢,隨即發出一條命令:“左軍大營總兵官赫連根立即趕到右軍大營,有要事相商。”
所謂的要事,不過是要舉辦一個儀式。
舉辦儀式的人就是獨臂活佛蒼巴戟,針對的對象就是赫連根。
天啟四年三月九日,巴郎汗右翼數萬人聚集在“巴郎汗宮”門前的廣場上,見證了活佛賜福,萬歲汗熊儲大人親自敕封赫連根為巴郎汗部台吉,直接晉升為濟農,統轄左右兩座大營。
濟農,就是南方關內從隋唐以來“晉王”的蒙語讀音,也是未來儲君的象征。
也就是說,仁慈、勇武的萬歲汗熊儲大人,不貪圖大汗寶座,竟然沒有準備把大汗的位置留給自己的後代,而是要學習先賢禪讓,準備在合適的時候把自己的大汗位置傳給濟農赫連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