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3、自取其辱(1 / 2)

丁長軍無比痛恨熊開山,自然不是無緣無故的。

真要說起來,這裏麵問題可就大了,而且不是一般的大,而是非常大。

黑井鎮,既然以井為名,那就肯定有井。

黑井鎮的井,那是有講究的,可不是一般的水井。

這裏山清水秀,到處都有清澈的水源,沒有人把水井太當回事兒。

熊開山也不會那麼無聊,讓驃騎營兩千主力部隊去占領幾口水井。

黑井鎮的井,那可是千金不換的鹽井,一共十七口高產量的鹽井。

在南蠻地區,食鹽相當於日常交換物品做生意的銀子。

所有的物品都是折算成多少斤鹽,然後才能進行交換。

這裏的老百姓、商人、土司交稅,就是繳納多少食鹽,並不是上交銀子。

明白說,食鹽,就是衡量一個人財富多少的標準。

食鹽就是楚雄周邊的命脈,銀子在這裏根本沒用。

人和動物都離不開食鹽,所以隻要你手裏有足夠多的食鹽,那就有數不清的人。

有數不清的人朝你聚攏過來,你就有了數不清的兵源,然後就有了打仗的本錢。

打仗打什麼?就是爭奪鹽、鐵,然後是糧草,最後才是土地。

熊開山自從開始帶兵以後,每次出發之前,軍師萬練就給每個人帶上一斤鹽。

從那個時候開始,熊開山就知道食鹽絕對比糧食重要。

沒有大米,可以吃麵粉;沒有大米麵粉,還可以打獵吃肉、吃野菜。

如果沒有食鹽了,不僅人沒有力氣,連戰馬都不行了。

熊開山俘虜了段誌睿,斥候營告訴他這裏最要命的地方就是黑井鎮。

黑井鎮每天都熬出很多食鹽,拿下黑井鎮就掌握了這裏的經濟命脈。

接到熊開山占領黑井鎮的消息以後,軍師萬練才說是“入滇第一功”。

丁長軍這個遊擊將軍駐紮在牟定,就是要看守黑井鎮鹽井這個聚寶盆。

自己手裏的聚寶盆被別人搶走了,丁長軍能不生氣嗎?他當然很生氣。

一個人利令智昏之後,就豬油蒙了心,思路就不清晰,然後自取其辱。

丁長軍這個遊擊將軍,就是自取其辱。

熊開山所部和景東軍民府的軍隊打成了一鍋粥,這是附近老百姓都知道的事情。

可是丁長軍看見景東的敗軍過來救援,竟然沒有經過思考就把人藏了起來。

打仗的雙方,最後都殺紅了眼,一般人都是有多遠就躲多遠,絕對不會引火燒身。

丁長軍雖然是個遊擊將軍,因為他的任務就是看守鹽井,真的就沒有打過仗。

沒有打過仗,就不會明白一個道理:戰爭有自己的規律,並且按照規律發展。

敵我雙方都已經殺紅了眼,無論你幫誰總會得罪一方。

牟定距離北麵的蟠龍鎮、東北方向的黑井鎮,三者之間都是五十裏。形成了一個邊長五十裏的巨大三角形,組成了一個掎角之勢的鐵三角。

對於熊開山來說,景東軍民府的一千多騎兵藏在這裏,隨時都可以突襲自己的黑井鎮和蟠龍鎮。

這簡直就是一個巨大的火藥桶,隨時都有可能把自己炸成粉碎。

如果不一鼓作氣把敵人的殘餘部隊清理幹淨,今後自己就別想睡覺。

本來按照熊開山的想法,當初就想把牟定一起拿下,後來被軍師萬練給壓住了。

現在可好,丁長軍自己送上門來,熊開山怒火中燒的情況下,災難就不可避免要發生。

熊開山和司馬承的人馬加起來也有兩千多人,當天傍晚趕到了牟定禦守千戶所北門。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們這幫叛賊目無王法,竊據朝廷鹽鐵重地,已經是誅九族的大罪。不僅不知道悔改,現在竟然圍攻朝廷軍營,難道真的不想活了嗎?”

說實話,丁長軍帶著五百騎兵衝出轅門,然後在馬背上說的這幾句話,熊開山覺得很有道理,起碼自己一下子還說得沒有這麼好。

可這有什麼用呢?

熊開山認為並不是自己要造反,而是因為朝廷要殺自己的爹爹,已經被逼得走投無路了,所以不造反都不行。

自己都還沒有開口,人家丁長軍就已經給自己弄了兩頂高帽子。

看來這個不知死活的丁長軍已經鐵了心了,熊開山覺得用嘴巴講道理根本行不通。

退兵十裏,安營紮寨,吃飽喝好睡足,然後再說其它。

熊開山並沒有一氣之下催馬上前取了丁長軍的人頭,而是把部隊退到牟定西北十裏的一座小山上。

熊開山一退兵,就給丁長軍造成了一個巨大的錯覺。

他現在已經認為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很可能比當年的諸葛亮還厲害,兩句話就把敵人嚇退了。

凡戰,以正合,以奇勝。

這種套路,軍師萬練說了不下五十遍,熊開山都已經聽得耳朵起繭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