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中醫藥有著恢複的跡象,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認可中醫養生和治病的效果,但是相對來說,中醫仍是一個冷門,至少也不是什麼熱門題材,這從中醫院校的招生就能看出來。
西醫易學難精,中醫則是難學更難精,而且就算是從中醫院校裏麵畢業出來的,難就業又成了另一個大難關。
這些都是現實的問題,造成了個別中醫專家門庭若市,而整體行業卻是依舊冷落凋零的反差現狀。
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小小的針灸交流會,按說不怎麼會引起媒體的關注,可是現場的情況卻大大相反,前來圍觀的記者數以百計,快要比起來參加的中醫們還要更多了。
對這種情況,蔣欽雖然沒有想到,但是也立刻就明白,肯定是有人出錢在背後推動的。
對方以為這是一場必然會勝利的戰鬥,所以調集了如此之多的媒體記者來,就是為了要在第一時間,把這裏的情況傳播出去,好對中醫造成最直接最有份量的傷害。
“小張,你昨天說的,要把軒轅針法傳出來,這話是當真的?”蔣欽對這句話還是有些存疑。
張小龍雖然得了王家的傳承,可畢竟不是王家人,照理來說,他沒有這麼大的權利,擅自作主把王家的家傳針法傳播出去。
哪怕這一舉動對中醫整個行業來說都有促進作用,落在口實上,卻有著欺師滅祖的嫌疑。
“當然,”張小龍肯定道,“不過對於學習的中醫,我們也要做一些限製,一定要是那種對中醫有信念,且人品好有醫德的人,否則也寧可不傳。”
“我的意思是說,你這麼做有經過王老的同意嗎?”蔣欽知道,雖然張小龍是王正宜的師弟,但因為是代父收徒,實際上張小龍的針法還是傳自王正宜。
既然這樣,想要把針法外傳,必然要經過王正宜的批準才行。
曆來家傳的針法,一下子要公布天下,這對於一個有著古老傳承的家族來說,往往是非常不能接受的,蔣欽思量一下自己,便知道王正宜怕是也很難做出這種決定。
“軒轅針法雖然是從王師兄手裏得來,但其實也不是王家獨創,隻是為了不被歹人得到,才會慢慢轉為家傳,相信很多傳承都是這樣,”張小龍歎了口氣,“這裏麵或許也有著自私在裏麵,但卻是人之常情,在所難免,可現在中醫已經凋零到了現在的程度,要是每家還都要敝帚自珍,最後或許真的隻能剩下一個被人消滅的下場了。”
蔣欽也跟著歎息了下,這種現狀他自然更是清楚,可這辦法,還真不是好想的。
他們蔣家已經是非常不錯的了,能發展到現在一大家子,學醫的有十之八九,就算是自己的兒子蔣宇沒有從醫,做的生意也是跟醫藥有關,算是傳承旺盛的一脈。
可像是王正宜那裏,基本上都是一脈單傳,原本聽說他的兒子王誠還無心學醫,這一脈差點兒就斷了,現在也就勉強續上了個外家的張小龍。
但一人的力量畢竟有限,不打破傳統的家族內傳,就很難突破眼前的局麵。
拜師的當然也有不少,可像王家和他們蔣家的針法,通常都是不會傳給外人的,即便傳了,也可能得不到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