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所謂信任(2 / 2)

還以為李二的氣魄更大一些呢!

一巴掌拍開了泥封,喝了一口所謂的“禦酒”,感覺和牛欄山差多了。細想想也屬正常,這時候的酒度數都很低,基本和後世的啤酒差不多,口感上更是差了不知多少,對蘇晟這個酒精沙場的戰士來說,基本和“果啤”差不多。所以不知不覺中,兩壇子禦酒沒了。

自從見識了蘇晟的本事後,薛萬徹對其一直都很信任,自然不會說什麼。而薛萬均原本還有不悅,但經過薛萬徹的勸說後也不放在心上了。在這個血脈親情勝於一切的年代,自家兄弟的話薛萬均自然聽得進去。

但是,該懷疑的還是要懷疑,隻不過這些懷疑在薛萬徹帶著薛萬均看完車、水果刀和那三塊已經長滿秧苗的土地後已經完全消散了。當哥哥的總是會為弟弟考慮,如果地裏的東西真有那麼大產量的話,薛萬徹這樣讓投降利益最大化的做法是薛萬均樂見其成的。而且在長安呆了這麼長時間,薛萬均也知道這東西對大唐的重要性。

所以,在種種因素的影響下,李世民的第一次招降行動就以薛氏兄弟倆人吃喝一頓而告終。薛萬均要回去彙報,薛萬徹還在臨走前偷偷塞給自家兄長一瓶牛欄山。

對於薛萬徹的這種做法,蘇晟並沒有反對,他很清楚這瓶酒最後會落到誰的手裏,而那對他的計劃並沒有什麼壞處。

有些話,雖然是假的,但當所有人都認為是真的時候,自然就成了真的。在大唐這個特殊的時代,特別是現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如果李世民相信了,會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不過,能狠下心幹出玄武門之變的人,在智商上肯定要超過50個老薛的量級,所以在薛萬均離開後十天,一個須發皆白走路都要人攙扶的老人又來了。這人到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蹲在蘇晟那三塊地前,接著衝蘇晟和薛萬徹發了一大通火,然後就指揮起隨他一起來的兩個歲數同樣很大的老人一起幹起了農活。

任誰被人莫名其妙地罵了一遍心情都會不好,但蘇晟覺得自己畢竟是曾經長在紅旗下的五好青年,尊老這件事還是能做到的。當然,更主要的原因是這個老人是當朝司農寺卿李知仁,按輩分李淵都得管他叫一聲族叔,雖不算皇族之人,地位卻很超然,畢竟這個夥計人家從前隋就開始幹了。薛萬徹見過李知仁,所以在蘇晟剛露出要暴起罵人苗頭的瞬間就拉住了。

得知老人身份後,蘇晟自然就明白了:李二這是拿不準自己那番言語是在滿嘴跑火車還是確有其實,所以派個專業人士過來檢查一番。如果是真的自然好,有李知仁這種專業人士在土豆和紅薯會達到最好的照看,而如果最後發現這一切都是假的,那麼薛萬徹和蘇晟的打算就落空了。

或許不會沒了腦袋,但肯定不會有什麼好下場,至少薛萬徹的將軍位怕暫時保不住了。

當然,李知仁的到來所帶來的好處遠不止這些,這更意味著蘇晟最開始的打算成功了:他和薛萬徹可以在山中至少待上三個月!畢竟,對於蘇晟來說,現在最重要不是所謂的“投名狀”,而是時間。

他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好好完善那一番“異人子弟”的說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