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虎年說虎(1 / 1)

十二生肖中的動物,除虎蛇之外,都不會危及到人類的生命。很難解釋虎蛇進入十二生肖的理由。深山叢林中的虎,何等不可一世,驕橫跋扈,很少有什麼動物能讓它屈服。

1 虎落平陽被犬欺

我一直對它深懷疑慮。虎大夢醒來,打了個嗬欠,搖搖尾巴下山了,一切動物——包括人類,該是何等驚慌失措。一隻小小的犬,對虎來說不過是小菜一碟。

2 惡虎渡江

《後漢書》記載,漢朝有兩個叫宋均、劉昆的地方官,為政有方,因盡除境內的惡虎而政績卓著。這個史實後來以虎渡江的名義鐫刻史冊。惡虎渡江而去,百姓安居樂業。

3 解鈴還需係鈴人

這是一個充滿智慧的典故。若幹年前,在金陵城西清涼山上的一個寺院中,秋日的陽光,躲過了黃葉的遮擋,彌漫在香火的氣息裏。方丈法眼禪師,道行高深,慧眼識人。法燈和尚,性情豪爽灑脫,不肯好好念經,和尚們瞧不起他。但法眼禪師卻對他另眼相看。一天,法眼禪師在宣講佛法以後,問僧徒們:“如果老虎的頸項上係著一隻金鈴,你們說誰能解得開?”眾弟子瞠目結舌,抓耳撓腮。這時,法燈正好從外麵回來,不假思索地回答:“這很容易。這個金鈴是誰係上去的,誰就一定能解下來。”

4 三人成虎

魏國大夫龐恭和魏國太子一起作為趙國的人質,定於某日啟程赴趙都邯鄲。臨行時,龐恭向魏王提了一個問題:“如果有一個人對您說,我看見鬧市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一隻老虎,君王相信嗎?”魏王說:“我當然不信。”龐恭再問:“如果是兩個人對您這樣說呢?”魏王說:“那我也不信。”龐恭又追問道:“如果有三個人都說親眼看見了鬧市中的老虎,君王是否還不相信?”魏王說道:“既然這麼多人都說看見了老虎,肯定確有其事,我不能不信。”

5 舍身飼虎

很久以前,在南瞻部洲有一個大國,叫摩訶羅檀囊,統率著五千多個小國家。國王的三個王子裏,小王子摩訶薩青天生具有一副慈悲心腸。一天,國王和王妃帶著王子,出外去遊玩。國王遊玩了一會覺得有些疲勞,就找了個地方休息。而三位王子如同出籠的小鳥,快活地穿梭在叢林之間。忽然,他們發現一隻雌虎正給兩隻虎仔喂奶,正值寒冬,雌虎麵黃饑瘦,為了充饑,似乎正要吞食虎仔。小王子見此情景,頓發慈悲。他讓兩位哥哥先走一步,自己走到雌虎麵前,毫不猶豫地將身體投向虎口,不料,餓虎隻朝他望了一眼,卻閉著嘴巴不肯吃他。小王子找來一截尖銳的木頭,往自己身上猛戳,鮮血汩汩而出。雌虎看到鮮血,立刻吐出鮮紅的舌頭,舔食王子的鮮血,吞吃王子的肉體。兩位哥哥遲遲不見弟弟跟來,急忙跑回雌虎停留的地方一看,弟弟已經被餓虎吃得精光,隻剩下帶血的白骨散落一旁。雌虎吃完小王子的肉身,一不小心竟從懸崖上跌下,暈了過去。待它醒來,就跑回小王子的白骨旁徘徊懺悔。舍身飼虎的摩訶薩青王子,死後投生到優美的天界。為非作歹的人,都會下地獄,凡有善行的人,都會出生天界。為什麼還沉陷於憂愁與煩惱之中,而不能夠覺悟呢?

在中國文化裏,虎卻成為人類抵禦災害和邪惡的吉祥物。不少鄉村人家牆上顯赫的位置,懸掛著虎圖。逐漸文明的歲月裏,凶猛殘暴的虎,已經被人類用籠子養了起來,不再令人望而生畏。凶猛的虎,已經蛻變為人類的精神玩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