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一曲滿江紅(2 / 2)

“孩兒謹記父親的教誨。”李世民和李建成兩人目光對視了一眼,兩人都從對方的眼睛裏看出了躍躍欲試的火花,也從對方的眼睛裏讀出了競爭的意味。

全城煙火升起,大興城依舊還是難麼繁華,隻是沒有多少人能從這繁華的後麵看出危機的來臨,沒有多少人能意識到隋王朝正搖搖欲墜,正處於風雨飄搖中,不知道有多少人正期待著這座大廈的崩塌,想從中牟利。

當然,別人家關起門來謀劃的一切,我們的大豬腳是不可能知道的,就算知道也未必會在意,因為畢竟是從後世過來的,這些事是遲早要發生的,想要阻止是不可能的。就算是這幾個人不搞出些亂子來,別人也會趁機出頭的,這是大勢所趨,牆倒眾人推,到了該推的時候,你不推,別人也會去推的,隻不過是遲早的事,就像毛爺爺說的,就算沒有他,也會有其他人出來領導天朝百姓走向獨立。

所以,就算楊暕知道了他也不會去阻止,至少這些人在曆史上留下過痕跡,楊暕多少還知道這些人的事跡,還能找出一些應對的辦法,這就是穿越人士的優勢,不然換了另外一些人,不知道又要花多少精力去應付,有這精力還不如好好想想該怎樣去增強自身實力去應對即將到來的亂世,去應付未來的十八路煙塵。

亂世啊亂世,亂世是多麼的可愛,有那麼多的可愛的人,每到亂世都是一個英雄輩出的年代,三國亂世、隋末亂世那麼多的英雄人物,能與這些人在同一時代共舞,多麼期待呀,想想都讓人熱血沸騰。

每個亂世都是華夏民族的災難。漢末亂世,中華大地十室九空,所以讓曆史弄出了個五胡亂華,差點斷了華夏文明的傳承;而唐末亂世,造就了一個軍事上軟弱無能的宋朝,以致於崖山之變的出現。當然大亂之後會大治,唐朝的鼎盛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但是這種鼎盛維持了不過一百來年,而不是千秋萬世。雖然這些都不是曆史的錯,更多的是體製上的錯誤,作為一個從未來過來的人,既然有機會回到以前,有能力阻止悲劇的發生,那麼我想隻要骨子裏還有一點中華骨氣的人都會去奮不顧身。

東宮,明德殿。今晚注定無眠。三個女人在一起商量辦法,原本看著唾手可及的皇太孫之位因為楊暕的出現而有可能出現變數。

“該死的齊王,早些年就因為鬧得太過分了而被冷落,想不到在這個關頭又跑出來,難道以前的教訓還不夠嗎,可恨的是皇上還對他讚譽頗多,對我們東宮很不利,不知道兩位妹妹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保住我們東宮的位置。”韋妃對著兩位劉良娣說道

雖然她的年齡是三人中最小的,但是地位卻是最高的,也暫時是這東宮的主人,元德太子死後楊廣並未讓她們搬出東宮,這也許隻是當時的一種態度,不讓下麵的官員為了確認誰是下一任東宮的主人而拉幫結派。

“這件事我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一切聽從姐姐的。”大劉良娣說話了,大劉良娣和小劉良娣都是宮女出身,地位低微,哪有什麼想法。因為和元德太子有了兒子才母憑子貴,封了個良娣,不像韋妃是大戶人家出身,雖然娘家是韋氏的旁支,但也是一大家族,所以大、小劉良娣在韋妃麵前是沒有什麼地位的。她們隻想以後自己的兒子封個王,自己跟著享清福就行了。

“既然這樣,那姐姐就做主了。”

“劉總管”韋妃開始叫喚下人了

劉總管,東宮的總管大太監,從小跟在楊昭身邊照顧,楊昭被封為太子後提拔他為總管。

“奴才參見娘娘,不知娘娘有何吩咐?”

“明天你拿著本宮的貼子去拜訪太學助教孔穎達,和國子助教陸德明,告訴他們今晚的事,還有說皇上有意齊王為太子,這兩人都是一根筋的儒者衛道士,不會看著楊暕得寵的,儒生的堅守的傳統觀讓人感覺不可思議,就算天下人說那是錯的,他們還是一味的堅守,既然太子沒了,那麼就應該立皇太孫了,立長不立幼的傳統他們是一定會誓死捍衛的,既然有這樣的一群人,為什麼不可以好好利用呢。”

“你是我東宮的老人了,我相信你能把這件事辦好。”韋妃對劉總管吩咐著

“是,奴才一定把娘娘交待的事給辦妥帖了。”劉總管恭順地答道

別小看宦官的力量,自從有宦官起,宦官就是一股不小的力量,大的時候可以左右朝廷,所以在任何時候都不要輕視宦官,尤其是在皇帝身邊的服侍的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