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這時操練完畢,軍中各部開始自由切磋。
“來來來,周將軍,我給你引見一下,這位是齊王。”隨後又對著楊暕說道:“王爺,這位是本將副將周法興將軍。”
“末將救過王爺,王爺大名,末將早有耳聞,王爺在弱冠之齡便領一道軍事,讓末將佩服,今日總算看見王爺真容了。”周法興一陣馬屁拍上,比來護兒會做人多了。
“周將軍客氣了,周將軍在高麗戰場上不俗的表現,本王也頗為欣賞。”因為周法興沒有跟著來護兒冒進才使得他們這一路隻損失一部分而已,不像其他路大軍損失慘重,因此,周法興帶兵也有一套的。
“不瞞兩位將軍,本王今天是奉了聖諭前來領兵前去平叛的,還望兩位將軍行個方便。”雖然開口勢必會得罪這兩位將軍,但沒辦法啊,誰叫你們的兵好呢,都是一些精銳,如果是別人的我還要考慮要不要呢。
果然,這口一開,兩位將軍的臉色一黑,但是又不能發作,畢竟皇帝的金口已開,自己不配合就是不給麵子了。都怪宇文化及,和那幫子大臣,讓齊王好好的呆在京城不就好了嗎,幹嘛要把他弄去平叛,還把老子辛辛苦苦練出來的兵給拱手讓人,沒一個是好東西。要是精銳都被抽走了,那老子到了高麗戰場上那什麼更其他將領搶功勞。真是晦氣!
正當氣氛處於尷尬的時候,觀練台下突然傳來一陣歡呼聲。循聲望去,原來是一拿雙鐧白袍小將正殺入“敵人”陣列中,把“敵人”看砍的個人仰馬翻。好不威風,所過之處無人能擋其鋒芒。
“哦~,這位小將不錯啊,原來大將軍軍中竟然還藏有此等人物,就是不知道姓甚名誰?”不知道這位小將是不是十八條好漢裏麵的一位,真是期待啊!隋末是除了東漢末年以外的,又一個英雄輩出的年代,其英雄質量並不比漢末的低,隻是因為沒有大神級人物為他們著書,所以相比漢末,隋末的英雄們就沒有那麼的出彩了。
“這位小將乃是軍中的一位校尉,名叫秦瓊,別看年紀不大,可武藝了得,是一個好的苗子。”來護兒流露出欣慰的表情,畢竟自己軍中能有這樣的人才,怎麼會不開心呢?
“秦瓊,秦叔寶?”哇靠,撿到寶了,楊暕心裏那個樂呀。都說秦叔寶忠義無雙,是隋末唯一一位能與趙子龍相提並論的人物。而且兩人的命運也都出奇的相似,都是被當做保鏢來使用。
演義裏吧秦叔寶列為隋末十八條好漢之列且幾近末列,或許在武藝上略輸於他人。但把李世民把他放在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末,那就是李世民太不厚道了。你李世民一直把人家當做自己的私有保鏢來使用,從來沒有給過人家有獨自帶兵的機會,讓人家成不了獨當一麵的大將甚至是元帥,李世民要負全責。
為什麼李世民每戰必前?還不是因為身邊有一位超級保鏢在。自己光顧著爽,隻知道賣弄風騷,讓人家替你做了多少回擋箭牌?把人家弄得一身是傷,末了給人家封一個上國柱——特級戰鬥英雄、胡國公,就打發人家回家養老了。
秦瓊乃楊暕以前在演義裏最喜歡的人物,可是卻被李世民那樣的對待,這也是楊暕看李世民不爽的原因之一。演義裏說秦瓊乃是楊林的十三太保之一,可是現實當中並沒有楊林這號人物,你讓我到哪裏去找?想不到確是會在這裏遇見,一切都是天意啊!
“哦~?王爺也知道叔寶嗎?叔寶乃本將從高麗戰場上回京路過齊州時發現的,當時見他身手了得,且為人忠義,所以便邀他入伍,帶回京來好好培養,說不定以後會成為獨擋一麵的人物。”說到秦瓊,來護兒臉上滿是讚賞之色。
“大將軍,本王想和你商量一件事?”楊暕兩眼發光的看著秦叔寶,頭也不轉地向來護兒問道
“什麼事?”來護兒一臉警惕的看著楊暕,要拿走人家五千精銳不算,難道還想把自己的愛將也要搶走。
“本王手中缺人手,更缺人才,不知道大將軍能否割愛?”既然秦叔寶讓我遇見了,那麼就是老天也不想讓他再重複保鏢的命運,我會個他一個廣闊的成長空間的。
“不行,老夫堅決不答應!”老子不是周瑜那貨,賠了夫人又折兵的事我才不幹。
“一千精銳,用一千精銳換秦瓊一人!”楊暕斬釘截鐵地說道。丫的,今天非得把秦叔寶弄到手不可。
這一千軍換將的事,再後來被傳為一段佳話,雖然都知道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的話,但真正幹過這事的就楊暕一人。而秦瓊在得知這件事之後,感動非常,暗自發誓用自己的一生去報答楊暕的這份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