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楊玄感反隋(2 / 2)

“諸位說說怎麼辦,看來楊廣開始懷疑了,我們要現在起事嗎?”楊玄感問王伯仲和趙懷義。

“楚公不必猶豫了,在猶豫等楊廣回過神來就麻煩了,須知兵貴神速啊!”王伯仲著急的說道。

“是啊!楚公趕緊起事吧,現今楊廣暴政天下共憤,隻要楚公一起事,想必到時定會天下雲集響應,就算有一些沒準備好又有何關係呢?”趙懷義也催促的說道。

“玄主對此事有何看法。”楊玄感轉而問向李密這個他最重要的謀士,也是他傾心相交的好友。楊玄感這麼一問,王、趙皆看向這位蒲山郡公。

“密以為此時時機已然成熟,可以起事反隋,密為楚公準備了上、中、下三策:上策是襲據涿郡,扼臨榆關,使隋軍潰散關外;中策是攻占大興,占據關中和楊廣對抗;下策是攻打洛陽。”李密思慮了一會後說道。

“涿郡與遼東相接,雖能據楊廣散兵關外,但是其有兵馬八十萬,更有來護兒的水路二十萬,一旦我們起事,說不定會招來四處之敵,此處不可取;大興離我們太遠,一旦起事未必趕得急,更何況關中還有幾支強壯的兵馬,大興城又高大無比,我們未必能一時拿下,一旦楊廣回師就不妙了;洛陽倒是個好地方,而且周圍的兵力又被楊廣抽調一空,應該容易攻取,我們就攻此地吧。”楊玄感一一分析到,雖然他分析的也挺有道理,但是他卻沒看出來洛陽是個死地,四麵八方皆有路,一旦占據洛陽,將四麵受敵,隨然糧草充足,能守一陣,但是別忘了以一城對抗一個國家滅亡是遲早的事。

李密看著楊玄感已下決定,他也隻能在心裏搖頭,他深知楊玄感的為人,一旦下了決定就會固執的聽不見任何意見,這比他父親楊素要差多了。

四月三日(曆史上為六月三日)楊玄感率兵據城,大造兵甲,征壯丁充軍,偽造水軍總管來護兒造反,傳書附近各郡令其率兵聚集黎陽。

四月五日,楊玄感其弟秘密從遼東戰場返回,各郡兵馬已被騙至黎陽,楊玄感認為時機已成熟,便在黎陽誓師。

四月六日,天氣陰沉,楊玄感在黎陽軍營校場上造起一座誓師台。

“我身為上柱國,家累巨萬金,至於富貴,無所求也。今者不顧破家滅族者,但為天下解倒懸之急,救黎元之命耳。”

“今楊廣倒行逆施,天下黎民苦其保證,先父越公奉遺詔曰:“好子孫為我輔弼之,惡子孫為我屏黜之。”所以上稟先旨,下順民心,廢此淫昏,更立明哲!”

“今日在此發誓,必滅楊廣,還我子民一個朗朗乾坤!”楊玄感言辭懇切,慷慨激憤,下麵的士卒大受感染,紛紛呐喊!

“來人!把楊廣的走狗拉上台來,祭旗!”楊玄感一聲令下, 一名士卒拉著那位傳旨太監上了台上。

“楚公饒命,我什麼事都沒做過,請楚公饒小的一命!”那太監還在不斷地懇求楊玄感。

看到楊玄感不以理會,那太監麵目瞬間變得猙獰起來“楊玄感,你不得好死,陛下會為我報仇的,我會在下麵等著你的,哈哈!”

“斬!”

“全軍開拔,進攻洛陽!”